第181章 一颗话梅,两颗话梅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回家的路上,小屁孩们坐在拖拉机的车斗里,兴致高昂,热热闹闹地讨论这‘省城一日游’。

  困?累了?

  没有的。

  精神好着呢。

  小屁孩们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好像不需要说什么,只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能高高兴兴地哈哈大笑。

  你碰碰我,我碰碰你,然后好像在玩什么了不得的游戏,‘啊啊啊’大喊大叫,然后大笑,笑声一圈圈传出去,回荡在周围。

  关于这次省城一日游,相信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他们都有共同的话题,都有炫耀的资本。不管大事小事,都会说了一遍又一遍,从家人炫耀到亲戚朋友。

  苏糖则着耳朵,认真听了听,有人说养殖场最好看又好玩,即使不能天天吃肉也能看着,那些鸡那些猪全是肉。

  至于鸡屎鸭屎?

  那也是美。

  有小朋友说运输队最好,有大货车......

  这个说长大了要去养殖场当工人,那个说要开大货车......对于生于乡下、长于乡下的他们来说,这已经是最远大的理想了。

  不知道谁提议,一群小屁孩唱起歌,《打靶归来》、《赞歌》、《沁园春》......然后再唱起槐树村本地方言的童谣。

  欢欢乐乐。

  回家的路,好像特别的兴奋,也特别的短。

  在和吴记者分开的时候,苏糖也答应了他的采访,但要过段时间,因为她最近为了准备歌唱比赛累着了,需要好好休息。

  她就不是‘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人。

  累了就要休息,拼命那不是她的本性。

  吴记者同意,因为他也需要花时间去深入了解槐树村第一小学。别看吴记者偶尔也会为了利益而接一些违背职业道德甚至良心的工作,偶尔也会利用工作之便收一些小东西,例如米面等粮食,或者一些布票肉票等等。

  但就工作能力和态度而言,他是无可否认的,否则也不可能在这个混乱的环境下坐稳市报记者的位置。

  要知道,现在的大环境下语言工作是最辛苦也是最难的。因为一句话普普通通的话就能被误读,被曲解,然后丢工作都是小事,最怕的就是家破人亡。

  吴记者能稳坐位置,靠的不仅仅是善于钻营,还有出色的工作能力。

  吴记者和苏糖讨论并且确定了采访的主题和大体的内容方向后就离开了,苏糖则回家睡觉去。

  累了两天,她早就困死了。

  这一路都是靠着‘要把学生一个不少地带回去’的执念支撑着,否则,她早就软趴下了。

  一群小屁孩不仅去了县城还去了省城,家长们羡慕坏了。

  有孩子的,抱着自家孩子询问县城、省城有什么好玩好吃的?省城人的衣服是不是都没有补丁?是不是人手一辆自行车?是不是天天都能吃红烧肉、白切鸡?

  没有孩子的则问自家亲戚的孩子、邻居的孩子。

  上工?

  不好意思,没心情。

  苏老爹无奈地摇摇头,给大家放半天假,然后准备和苏糖算账,看看她这一趟花了多少钱?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