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 48 章【感觉依然没什么内容,可跳】第2/4段
他看着温文隽秀的很,一副温和无害的样子,可毕竟不是自家人,卢父怎么敢信他?就连饺子,给自家吃的都是从空间拿出来的新鲜饺子,给张云鹤兄弟的,都是放木桶里放了两天的,不新鲜的。
若有人问,就说夜里寒冷,饺子被冻住了,木桶上面盖了一层棉被,饺子这才放了这么久没化掉。
为了让这个谎言更有说服力,卢父还真在骡车的木桶外边,包裹了一床棉被。
饶是不新鲜的饺子,在多日没见过蔬菜的情况下,能够吃到里面的小葱,在逃荒路上就已经是难得的美味了。
很多人家蚂蚱干脯吃完后,已经开始吃糠米。
什么是糠米?就是米糠夹杂着碎米粒,混在一起煮出来的东西,就这,还不是人人都能吃得上的,这逃荒路上,他们也不知道看到多少人,在啃草根,啃树皮,把榆树枝砍下来,用石头捣碎,就这样吃的。
树也不是什么树都能吃的,只有榆树才能吃。
有的地方没有榆树,就吃观音土,观音土口感细腻,和面粉一样,但是吃到肚子里不消化,大便拉不出来,很多人就这么在路上撑死了。
疫病暂时逃过了,饥荒还在继续。
有一个好消息是,朝廷派下来赈灾救灾的军队,不知怎么知道了卢父说的疫病是霍乱的消息,也知道了他说得关于霍乱的传染途径和防疫的方法,不仅在军队传开了,也在向整个灾区传。
但是再传都没用,死的人太多了,天又这么悍,没有水,哪怕明知道水里有病毒,会传染疫病,他们还是得喝,就连水里的鱼虾,哪怕他们明知道鱼虾吃了可能会传染疫病,也只能吃,不吃鱼虾,就只能去吃榆树粉和滑石(观音土)了。
且他们也没有胰子,不能饭前洗手,连水都没有,还洗什么手?
但疫区总有富贵人家的,就跟之前的山楂一样,原本就金贵的胰子,再一次卖到脱销,穷苦人家,就是再穷,都要尽力去买个胰子,全家人使用。
朝廷派下来赈灾的军队,几个人用一块胰子。
就连原本习惯了喝生水,都因传言说,喝生水会传染疫病,现在已经越来越多的人,喝开水了。
这些卢父他们并不清楚。
他当初把关于疫病知识和防疫知识说出去,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如何预防,哪怕因此能够多活一个人。
随着他们从陆林县,到铜津县,数百里路走完,他们也从初秋进入到深秋,若按照节气来算,应是从炎热的处暑,走向了寒露,天气也越来越冷。
原本只晚上寒冷,白日酷热,现在白日里,都开始冷的直打哆嗦。
这时代的历法也应该是按阴历来算,他们是从七月中出发,之前秋老虎日头高悬,热的人只能穿薄衫,此时不过刚入九月(阴历),天气就陡然转寒,一天冷过一天。
刚开始卢桢还只是加了毛衣,没过几天就熬不住了,保暖内衣,羊毛裤就全穿身上了。
卢桓和宝丫、小石头坐在车厢里还好,不需要直面寒风,里面又有被子,冷的话直接钻进被子里,也感受不到寒气。
卢桢和卢父因要赶车,不能坐在车厢里,骡车、牛车车头都没有挡风的东西,牛车在行驶的时候,原本的三分寒气,都因寒风升级到七分。
尤其是衣领那里,哪怕里面有毛衣,她在赶车的时候,都觉得风顺着衣领和毛衣缝往里钻,冷的她实在不行,将她的灰蓝色亚麻的围巾给掏出来系上了。
这时候她也不讲究什么造型不造型了,保暖比什么都重要。
她坐在牛车上赶车,其记他人在地上走,走的多了,身体自然就热了,没她那么怕冷。
大家就笑话她,“桢丫头太怕冷了,这才哪到哪儿,就戴围巾了,那等下雪的时候,还不得钻进牛肚子里过冬啊。”
卢桢心说,等冬天到了,我有大鹅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