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宣战与否第2/3段
自话语,又有一人开口:“大王!臣建议我大庆应及时与周、齐两国结,以此御秦。”
“主和并非长久之计,何况齐王姬昔日命含渠君行背刺之乱,致使伐秦失败,而今含渠君同样也没进攻弋阳,否则,我大庆或许就不必损失十万兵马了。”一位主战的朝臣道。
“昔日齐国与秦联盟,与其说齐国背刺,还不如说是齐之所需,眼下辰国又被秦所灭,地合入秦,等于是给了秦国一对羽翼…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齐王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朝臣开口,
语气停顿了下,便见他又道:“老臣主和,但我大庆也应加快发展国力,扩大军队,才是我庆国的第一要务。”
“主战?主和?”庆王沉吟,似在思量,许久后方才道:“寡人宣布,派使节出使周、齐,意在三国形成同盟,给秦国以威慑…”
“大王…”
主战派还欲再说,被庆王抬手制止,眸光落在一位身穿盔甲的将领身上,道:“皇甫安!”
此人是一位将领,皇甫安,布兵野战能力是仅次于章庆君的一位将领,
也是如今庆国最杰出的一位将领。
“末将在。”皇甫安眸光一闪,当即走出。
“寡人决定,以你之名封君,号安庆君,执掌我庆国大军,同时征调全国男丁,扩大我庆军兵马,以备将来不时之需。”庆王道。
随着此话落下,众朝臣眸光微凝。
“封君…”众人的眼神纷纷落在皇甫安之身上,大王此时封君…是系希望于皇甫安么?
众人虽有些诧异,但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眼下庆国损失了一位封君大将,而在武将之中,皇甫安之能力,仅次于章庆君。
皇甫安听到此话,同样眸光微凝,可片刻后便赶忙躬身道:“多谢大王!”
庆王见此,这才重新看向众人,“秦先灭吴、再覆辰,自身必然也是损耗不轻,寡人料想,秦王短时间内应不会轻易发兵,安庆君当趁此时机大力征调男丁,以保证我庆国兵力时刻都在顶峰…”
话语刚落,庆王又改口道:“不,不是在顶峰,而是要超过以往的兵力,越多越好!”
“眼下风云变幻,唯有兵力越多,则希望越大。”
“末将明白!”
……
此时此刻,不仅是庆王朝,就连周王朝也是否与秦开战之间的选择…而产生困惑。
若秦国不是秦国,而是庆齐之流,周王定会不惜一切发起战争,
可现实,偏偏是这座虎狼之国。
哪怕这等时间,秦国先灭吴、再灭辰,导致损失了不少兵力,也与如今之周王朝不相上下。
毕竟,周王朝在这期间,也损失了许多兵力。
最终也做出了和庆国一样的选择,面对这座虎狼之国,无人敢轻易与之宣战。
同时,也都派出了使节,只有诸国形成联盟,才能以此牵制秦国。
与此同时,北齐国都,北都。
齐王背负双手,眸子扫视这片群宫,眉目微凝,如今天下之局势,让她也感到了几分压力。
“秦王曌,你这一步不仅走得快,也将寡人都算计在了其中…”齐王自语。
昔日选择与秦合作灭吴,是齐之所需,也如愿为齐国取下了一片广阔的土地,
哪曾想,秦国竟悍然发兵伐辰…而且还成功了。
“辰国这座号称前三的王朝,为何也覆灭得如此之快。”齐王看着远方自语,听不出内心的喜怒。
“凤也没想到,宇都,竟会这么快就沦陷了。”
一道脚步声传来,是东方帝凤,“本以为可借此削弱秦之实力,哪料辰国也因此而覆灭。”
“据寡人得到的消息,秦军此次发兵伐辰,不止是穆瑰夏率领的七十万兵马、十万楼兰军,还有秦国的一支王牌精锐,以及安慕君和南平君出现在辰国,导致辰王预判失误,这才有了后面一系列事情。”
变幻,唯有兵力越多,则希望越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