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一个问题第2/4段
顾骋不说话,低头继续夹核桃。
霍誉非一乐,眼看逗成功,注意力就重新回到了手中的备忘录上。他觉得自己要学的也挺多的,尤其是即使不在家里住,霍启东也会给他布置“作业”。
这种“家庭作业”并不是从最近才开始的。
霍启东从几个儿女小时候起,就常常拿霍氏正在做的一些实际项目改头换面,当做聊天的谈资。也会不时拿出一笔钱,按照他们异想天开的“完美方案”实际操作一把,看看几种可能的结果。那个时候年纪最大的霍誉守也才十二岁,宋誉莱八岁,霍誉非就更小了,只有六岁。就算是霍誉守也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投资的理论,都是凭着直觉懵懵懂懂做出决策。
这种直觉也非常有意思,有时候就连霍启东都猜不出结局,只能尽可能试一试。
大多数都不那么成功,偶尔有一两次,则妙不可言。
可能他们自己提出应该这样做,而不应该那样做的时候,大多没有做全方位的考量,或者说根本没有任何考量,甚至可以说,他们未必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却能够“误打误撞”,得到一个好结果——至少也不会特别差。
这就是“直觉”,是霍氏子弟写在基因里的天赋。
霍启东觉得很有意思,他喜欢看着自己的儿女从懵懂一点点变得成熟,把捉摸不定的“直觉”逐渐变成紧紧握在手中披荆斩棘的利剑。
尤其是,那个时候霍誉非的自闭症显现出好转的迹象,似乎对霍启东聊天的内容很感兴趣。霍启东非常高兴,把更多的精力投注在了小儿子身上。
从医学上讲,即使是高功能自闭症,痊愈的概率也非常非常低,可以说几乎是不存在的。霍誉非却竟然有了好转的希望,也因为此,霍启东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富贵闲人,每天除了一些必要的工作外,几乎大半时间都陪在霍誉非身边。
宋誉莱小时候也很有天分,但越来越长大,对这些反而越没有兴趣。霍启东从不勉强,放任她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去走自己想走的路,但事实上,直到现在,宋誉莱都没有真真正正很明白自己要走去哪里。
霍启东觉得这没什么,宋女士却不这么认为,她更认同宋誉莱应该尽早明确自己想走的方向,然后就勇敢又坚定的走下去。
宋女士不觉得这是一件很难的事。
但或许女儿性格里集合了夫妻两人感性的一面,很多时候,宋誉莱的一些想法和考虑事情的方式,都让宋女士无法认同。
因为霍誉非的特殊原因,宋女士在对于小儿子的教育问题上有点放任自流和小心翼翼,霍启东则一视同仁,即使霍誉非小小年纪就去了澳洲,他也依旧会三五不时用邮件发一些“家庭作业”给对方。不过直到最近,霍誉非才忽然把这些东西开始放在心上。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霍启东仔细的回想了一下,发现似乎正是从那个“培优基金”开始的。
不由得失笑,心道虽然交的是男朋友,但看起来谈恋爱确实能让人收收心。
其实在霍启东看来,三个儿女里面,霍誉非的天赋是最高的,如果不是小时候的自闭症,霍启东对小儿子会有更高的期待。
这样看起来,他还真有点喜欢那个顾骋了。
只是霍誉非那句异想天开的“想带他回家过年”却让霍启东生了几分头疼。
他是知道小儿子的性格的,虽然常常喜欢开玩笑,但一旦认真说出的话,就从来没有变过。霍启东反而真的担心对方真在过年的时候把人带回家。
带回澳洲的老爷子那里?
那事情就更麻烦了。
霍启东觉得养霍誉非真是麻烦。
他站在阳台上,拨弄着宋女士昨天新做好的插花,又后知后觉缩回手,不再乱碰。心里忽然想到另外一件事——好像有好几天都没见到宋誉莱了?
霍启东倒是不会特意去干涉儿女的生活,但该看着点的时候他还是会看着,就比如霍誉非玩翼装飞行,其实每一次飞行前,教练都会把详细的飞行计划向他汇报一遍。霍启东是霍誉非的监护人。监护人是什么意思?就是看着点你不要做蠢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