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皇权不下乡?我成立舍区深入基层!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一味的压低别人自然是不行的。

  所以,朱允炆压低自己其中一方面,捧杀朱允熥。

  “嗯”

  朱元璋所有所思的点点头,随后挥挥手:“允炆,你先下去,朕要静一静。”

  “允炆告退。”

  朱允炆毕恭毕敬躬身作揖,随后退了出去。

  走的时候,还不忘将桌子上的文房四宝整理一番,然后才离去。

  朱元璋眯着眼睛,看着朱允炆的背影,略做沉思。

  朱元璋何等人也?

  岂能看不出来,朱允炆的那点小心思?

  论心机,朱允炆比朱允熥强太多了。

  当然,这并不是坏事,身在皇宫之中,这等心思都没有,岂不是被人耍的团团转?

  “哎两个孙儿都不及标儿的一半.”

  想了半天,朱元璋摇了摇头叹息,随后躺在躺椅上,继续晃悠。

  过了半个时辰。

  锦衣卫指挥使二虎拿着一个大木箱走了进来。

  这大木箱之中的,就是各地锦衣卫所上传的秘奏,纪录各地的事情。

  朱元璋先前看的,是十五天前的事情。

  而现在这木箱之中的,也是十五天前的事情。

  古代车马不便,传信路上要花费一些时间。

  “陛下,这些是近些日子的秘奏。”

  “放下吧。”

  “是,臣告退。”

  二虎走后,朱元璋本是懒得看这些信件。

  不过想到刚才的事情,他又坐了起来,起身在翻阅北平的秘奏。

  其实,北平的锦衣卫所,也早就被朱棣偷偷渗透了。

  不过朱棣不行违法乱纪之事,大抵平安无事。

  只拦截那些关于不利于自己的事情。

  当然,几乎没有。

  此时的朱棣,可是十分安分守己的。

  很快,朱元璋又找到关于李逍的秘奏,他到要看看,这个孙女婿是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翻开查看后,朱元璋愣住了。

  李逍所行之事,竟然跟朱允熥那浑小子想的方法同出一辙。

  妄图将朝廷机构,继续往下延伸。

  秘奏上记载着,李逍广而告之,招募人员,试图在县下的每一村,建立一个名叫“舍区”的机构,来管理乡民。

  他还举办了一场考试,在其中挑选合适的人才,进入舍区工作。

  幼稚!!

  简直幼稚至极!

  “这跟朱允熥那个笨蛋的想法有何区别!”

  朱元璋不由骂道:“这李逍,小聪明是有,不过终究还是太年轻了,想要跳过乡绅、地主阶层,全面管理所有乡民,这怎么可能!”

  “每村建立机构,这庞大的人员费用,县衙如何开支?”

  “难不成要用自己的银子,办朝廷的事情?”

  朱元璋想了半天,也想不出这开支从何而来。

  反正朝廷不会拨款的。

  他哼了一声:“罢了罢了,北平自有老四去管,他闹出这么大动静,老四应该不会坐视不理,如果李逍真愿意用自己的银子办事,那也跟咱无关啊”

  回归北平,东安县。

  时间已经过去大半个月。

  李逍已将成立舍区的事情,张罗了起来,忙碌了半个月。

  他可不会跟那些地主、乡绅阶级低头。

  让我李逍低头?

  那是不可能的!

  既然皇权不下乡,那我就成立舍区深入基层!

  县衙之中,朱凝云看着县衙的账簿发愁。

  她看向李逍道:“逍郎,我算过来,你这想法是好,可这银两开支太大了,县衙无法承担。”

  李逍笑道:“的确无法承担,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山人自有妙计。”

  朱凝云想不明白这妙计是什么,问道:“难不成我们贴钱?”

  李逍摆摆手:“怎么可能自己贴钱,这亏本买卖咱不干,钱不够,自然是借钱。”

  “借钱?”朱凝云一愣:“问谁借钱?”

  李逍笑道:“当然是问钱庄借钱,咱以县衙的名义问钱庄借钱,定然好借。”

  在明朝,还没有衙门问钱庄借钱的先例。

  这下朱凝云更愣住了,“就算是借钱,支棱了起来,可后续支出也是无底洞啊,这钱如何还?”

  李逍解释道:“等舍区步入正轨,就不用县衙承担了,舍区自负盈亏,还能反哺县衙呢。”

  “自负盈亏.”朱凝云更加云里雾里了。

  李逍坚定的点点头:“没错,自负盈亏,给舍区放开一些自主权,开办村企业、土地承包制、让经济活动起来!!”

  朱凝云:“????”

  (本章完)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