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板甲的局限性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我的设想中,这样的板甲,可以单独装备,也可以穿在棉甲里面,用于加强重点位置的防护。”

  “具备很大的实用性。”

  李崇所说的第二种盔甲,说白了也就是西式的板甲。

  但是,板甲的防护性能虽然堪称是冷兵器时代的巅峰之作,但由于其钢性太强无法变形的特性,也使得其始终无法大规模的普及。

  是故,板甲在生产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按照使用者的身材数据去进行专门定制的,而无法通用。

  别说更换部件,或是甲胄轮换使用了。

  哪怕是使用者稍稍胖了些,或是长了些身体,都有可能使得造价极高的一套板甲直接报废,无法再被使用。

  举个例子,欧洲大陆上在陆地上较为强势的法国。

  哪怕是到了拿破仑时代,法国的胸甲骑兵团在挑选兵员时,第一个硬性要求便是看士兵能否在军需处找到自己能穿得上的胸甲。

  如果能找到合适的胸甲,那恭喜你,你将能成为一名光荣的胸甲骑兵。

  如果不能,那抱歉,你哪怕是骑术再好,枪法再准,也只能乖乖去当步兵。

  注意,这说的还只是一套胸甲,而没把板甲的其他部位也给算进来。

  塔读@app,^免费网站

  要是把板甲的其他部位也都给算进来,那种更麻烦,变数更多。

  比如说你胸甲穿得上,但胳膊短了点。

  比如说你臂甲穿得上,但脑袋太大戴不上头盔。

  全套的板甲,只要有任何一个部位不合适,那你就穿不了。

  所以,板甲这玩意真的就属于是私人订制的,贵族的玩具,根本无法大规模普及军队。

  而东方的甲胄,不管是扎甲还是棉甲,在这方面的表现就都要好得多。

  东方的甲胄在坚固防御性的同时,还有一定的延展性,可以确保一套盔甲可以让很多人轮换使用。

  只要身材差不多,就不会影响甲胄的轮换。

  这也是为什么西方的板甲防护性能那么优先,却打不过西征的蒙古人的原因。

  因为,在整个欧洲,能穿的上板甲的压根也没有多少人,大部分都是贵族才有财力去专门定制板甲供自己使用。

  塔读,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而普通士兵,最多也就有一套锁子甲护身。

  而对面的蒙古人,却是普遍人均重扎。

  更重要的是,蒙古人的重扎是可以相互替换使用的。

  到了战时,蒙古人可以将所有的重扎都集中在一线部队身上,甚至让某些猛士一人穿两套重扎,极大提高临战部队的披甲率,以及盔甲的防护性能。

  而欧洲人却是不行!

  除非是将贵族集合起来当做尖兵使用,否则,他们的盔甲就是分散在全军中的。

  可问题是,就算是盔甲的防护性能再好,单打独斗也改变不了大局。

  但想要贵族老爷们集中起来,冲在最前面,这却是不可能的事情。

  打仗那肯定是农奴们往前冲当炮灰了,贵族老爷们在后面压阵。

  怎么可能让贵族老爷集中起来,去给低贱的农奴们当炮灰呢?

  所以,欧洲人打不过蒙古人的西征军,那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也正是因为如此,是故李崇哪怕知道板甲的防护性能出众,他也没准备给军队装备全套板甲。

  !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