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策略一:近水楼台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虽说耍了点手段,但那无伤大雅。

  主要还是看哥们感情。

  自己跟老魏那是绝代双骄,焦不离孟,秤不离砣的伙伴、战友。

  是绝对经受的住生命考验的。

  前几天老丁把“上海籍魏平安”的户口交给老魏时,就被魏平安郑重其事的道过谢。

  魏平安,原名魏永安,1932年4月1日出生于上海黄埔……

  老魏看到户籍后,一脸严肃的说啥来着?

  老丁嗦着面,眯着小眼想着:“今天起,我老魏欠你一条命。”

  一个户口一条命,这账是这么算的吗?

  好像也还真不赖。

  ……

  上海钢厂,改造车间的施工现场。

  “安阳,接下来的工作就围绕着这块进行,随时记录数据,记住一定要安全第一,每天的进度做好标识,我负责检测结果……”

  “是,师傅。”

  每次安阳喊师傅时,都会感觉后脊背发凉。

  那些钢厂的骨干科研人员们,无论十岁还是四五十岁的,都没有不羡慕的。

  魏总师在他们眼里,就是科学界的天花板,是神一样的存在。

  车间外,停着一辆63款的奔驰220s。

  黑色的,有八九成新。

  这是魏平安借钢厂杨厂长的关系,从上海汽车制造厂购买的。

  是仿造sh760的样车。

  用完了就重新组装上,然后陷于民族骨气和奇怪的感觉,这辆车一直就闲置了仨月都没人开。

  魏平安跟杨厂长吃饭时听到,就开口买了过来。

  以上海户籍的身份买下来的。

  坐上汽车,在安阳羡慕的眼神和挥手中,轻松驶离上海钢厂的改造车间。

  魏平安驾驶这辆车并没有外人看的那么激动。

  很普通。

  内饰简陋,巴掌大的竖显示屏,两个镀铬的铁圈做成了方向盘,外圈手工缝制了一层牛皮。

  唯一的优点或许就是座椅很厚,软硬适度,还是个通座了。

  要不是时间不允许,魏平安都动了改造一番这辆车的冲动。

  下午赶去计算机中心,跟老于汇合。

  魏平安的工作不是跟他们一样去计算、查阅,而是把握关键点,在进展进度出现问题的时候,指明大概的几种可能性或者方向。

  就像是大海航行的舵手,狙击枪的瞄准镜。

  这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的。

  一个团队能有一位这样的选手都可以做梦笑醒,而这个二十多人的团队里,却汇聚了两个。

  国内最顶尖的前两名选手。

  “魏总,问你个事儿,刘汉去你那边做的怎么样啊?”

  谭丽趁着休息,八卦道。

  “还行,这会儿估计在抚顺或者武汉了吧。看来你家李明超没少跟你汇报工作啊。”

  “刘汉跟我家沾点远亲,他也是我家那口子一直很看重的,结果你一去,就推荐给你了……”

  “刘汉挺好的,能力也很不错,主要就是细心,心细可是干咱们这行最基础的条件。”

  “老魏,听说你们现在搞得,是顶了不得的大卫星?”

  “机甲,听说过吗?”

  “未来战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