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战长城-鏖兵古北口(2)第1/2段
应该说107师算是打出了一点东北军的军威。可随后的撤退组织的不好!晚上本身就黑灯瞎火的,加上山路确实不好走。从长山峪到古北口,差不多有50里路,靠两条腿就算先跑也跑不过反应过来的鬼子汽车。而且这种撤退怎么能不安排掩护部队阻击呢?这一路被鬼子在汽车上架起机关枪一阵扫射,死伤惨重啊!
其实此时后路在十八盘王铁汉620团一个营已经将赶到的三宅骑兵联队阻击了一个晚上,东北军张廷枢112师已经到达了古北口,关麟征25师也已抵古北口以南的石匣镇。要有统兵大将安排衔接好,西面阻击住三宅骑兵联队,正面秘密出击,赶在铃木旅团到达之前就能给川原一个大大的打击!再不济,三个师依托地形优势布好阵势,估计就算铃木旅团赶到一时半会儿也难以突破!
可这王以哲不知道是心疼他的老部队呢,还是真的难以指挥三个互不相统属的师一同作战,反正急着后撤是一招臭棋!退进了古北口,一清点,光王志军621团就损失了500多人,而且一多半是非战斗伤亡,都是在路上中弹的。
按说人107师替你112师挡了三天的刀,几天几宿没合眼了。这撤下来也损失惨重,该退下去休整了吧!可这属于第57军(何柱国军)编制的112师虽然划到了王以哲的地盘,可根本没打算听他的!咱这是“少爷师”,高薪水高福利养着就是做三军仪仗队标兵的,怎么能就这么放到前线帮你顶缸哩?咱不是干这个的!
什么?王以哲一听就火了!我107师也是爹生娘养的!噢,他们那么差得装备,以不满员之师都能硬抗日军三天,你齐装满员、武器充足还不想抵抗啊?天下有这个理吗?
这一下说道了张廷枢的要害,他112师不仅将近万人,而且弹药充足,火力强大。可人不这么想啊,我57军的凭什么拉过来替你67军卖命?打出功劳来算你的还是我的?在说了,张廷枢112师能顶三天,那才几个鬼子?现在你再趴长城上去看看,乌压压的来了多少鬼子?你要是这么打对比,那不是害我么!你心也太坏了吧!俺可问过我爹了,尽力抵抗,相机行事!我过来是帮你67军的,你可别把我当了二傻子。你守着,我支援。你要走,那对不住,我也走!你不能就这么把我往火坑里推吧!这家伙说的还颇有道理!可本来安排的任务就是你112师的事!但这一段长城的防御却又由67军负责!你看看这张学良少帅的水平吧!弄得个什么东西?!这东北军看来也是难以驾驭!
好在这时候,中央军25师已经赶了上来!师长关麟征(黄埔1期)和副师长兼第73旅旅长杜聿明(黄埔1期)来了解战况的,这战况没听到,尽看两人斗嘴吵架了!两人顿时感觉不可思议!这战场上还有讨价还价的?不是令行禁止吗?稀奇啊!反正我们中央军没这个规矩!
这吵架的一看人中央军到了,立马捞到了救命稻草,干脆,你们来守吧!你们行!得!把他们也过进来扯皮了!
人25师容易吗?千里赴援,没吃没喝没冬衣,全靠北平人民搞捐助了。看着单衣薄衫,赤足草鞋的25师进北平,这华北还是冬雪皑皑的怎么受的住?于是谁家有件棉大衣、皮大衣什么的,全拿来给这帮前来保护他们的南方汉子们!跟着又捐了不少铁锹、镐头,总不能叫人家空手去抠冻土吧!这么这一路由通州到密云,由密云半夜紧急赶到古北口,气都没有喘匀了,你们真好意思说出口!
但关麟征和杜聿明都不是计较的人!来就是打鬼子的,先上后上总归要上!不过,既然鬼子势大,那么大家一道守,把压力分担分担!为了团结一致,25师主动担负起了地形低于古北口长城的南关。这南关小镇虽然属于第二线,可却属于无险可守的战略点。可关、杜二人不久就要后悔,与其拉着这个少爷师留在第一线,实在不如将他放走反而更利索!俗话说的好啊:不怕敌人猛如虎,就怕战友蠢如猪!何况这还是特别怕死的一头蠢猪!
当然,王以哲这个管不了的长官也被拉着在一线陪着!你别想把握丢下,你走我就走!张少爷可不是好糊弄的!
——————————————————————
蟠龙山,古北口!古老的长城上面有一座烽火台,名叫将军楼。千百年来,狼烟起,鏖战急!金戈铁马,刀光剑影,一代代英雄打败了一个又一个凶残的异族侵略者!护卫了古老民族的生存、安全和尊严。而今,炮声隆,战火急。又一代英雄要谱写铁血的战歌!
3月10日上午,日军各路军队齐集离古北口城门6里路远的二里塞,以此作为出发进攻的驻点。3个小时之内,日军部队集结、抢占高地、运送武器弹药、阵地构筑、完成进攻准备,一气呵成。看的城墙上的中国军队咋舌不已!有条不紊,各司其职,这就看出日军素养高出多少吧!对比中国军队的扯皮推诿,尔虞我诈,似乎也注定了战役的结局!
鬼子们这么卖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3月10日乃是日军的建军节。川原旅团长有令,全力拿分担!为了团结一致,25师主动担负起了地形低于古北口长城的南关。这南关小镇虽然属于第二线,可却属于无险可守的战略点。可关、杜二人不久就要后悔,与其拉着这个少爷师留在第一线,实在不如将他放走反而更利索!俗话说的好啊:不怕敌人猛如虎,就怕战友蠢如猪!何况这还是特别怕死的一头蠢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