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宅邸第1/2段
时隔多年,商洛再一次回到了家门口。这里就是他家在南京的家宅。</P>
【这是你家吗?】</P>
“对。”</P>
【你家竟然在玉京有独栋的宅子!你家是罗马元老吗!】</P>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是情况不同。”</P>
他从报纸上看到过君士坦丁堡的市容。迪奥多西墙内的一切还保留着1453年时的样子,甚至还更加复古了。城内一栋摩天大楼都没有,甚至几乎没有民宅。元老们的宅邸填满了君士坦丁堡的旧城,常驻的“公民”只有一两千户而已。能在那里塞进去两千多栋大宅子,罗马人的城市规划水平实在是令人钦佩。</P>
据说迪奥多西墙内至今都没有一条公共交通路线,因为住着大宅子的罗马元老们根本就不需要,也不想要满载乘客的吵闹公交车在自家门口跑。电车就更不行了,地铁更是想都不要想,那都会破坏新罗马“七丘之城”神圣祝福。近代以来的城区都在迪奥多西墙之外。</P>
玉京完全就是另一种情况。商洛家的宅子就是非常典型的民宅。</P>
高高的门墙伸到三层楼的高度,有效地利用了仅有80平方公尺的占地。整个建筑的外延也相当拘谨,左右两边完全贴合了邻居的家。两宅之间只留一掌宽的缝隙,大一点的老鼠都得挤着过。</P>
高处的屋檐也用马头墙互相隔开,严格区分了双方的使用空间。临街这一面仅伸出来一个小小的门额,只能确保开门的时候不被雨水淋湿,再远就不行了。</P>
整条街,包括整个街区的房屋全都是这样,都是一个个白墙黑瓦的方盒子,把地皮的每一寸都占得满满当当。</P>
这是传统江南民宅在玉京的体现,在徽州、杭州、苏州的许多地方都经常能见到。和古代比起来,这些民宅的外表没什么变化,还是方盒子。因为只有方盒子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建筑空间,玉京大多数地方的民宅都是如此。</P>
从上空看来,这些街区就是一大片连在一起的黑白棋盘,每栋楼几乎都一样大,也都占用了棋盘内一格的空间。偶尔有超出一个格而占用四个格子的,也有占用两个、三个等不同的组合。就像俄罗斯方块一样整整齐齐码放在那里。</P>
窄窄的小巷像毛细血管一样延伸到棋盘内部,有的巷子甚至不能容纳两个人并排通过。打照面的时候得互相笑一下,然后侧着身走过去。</P>
这里很挤,处处都很挤。但这是唯一保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栋住宅的办法,不挤着根本塞不下。不只是南京城里,苏州杭州的许多地方也都是这样,许多街区从万历年差不多就是这样了。玉京的1亿2千万常住人口就是这么塞进去的。</P>
所以当初选择建摩天大楼确实是个迫切的选择,要不然以玉京的商业体量来看这点地皮根本塞不下。公司叠罗汉总比民宅叠罗汉要好。</P>
这么做有一个大问题,就是私家车没法用,根本没地方停也没地方开。这也是没有办法b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