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梁(大结局)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京师大捷!大捷!”一骑奔驰在南京城内,喊出了令无数人热血沸腾的语言。

  无数汉人为之揪心的问题国朝大都督几乎抽掉了国朝各地所有的精锐部队,几十万的部队,可谓倾国之战,可是胜负,唉!实在让人揪心啊!

  如今前方消息传来,简直是举国沸腾啊!

  京师不比辽东,辽东大捷由于地理偏远而没有太多的人能够瞧见,然而京师却是天下之中心,至少前几年是,它西邻山西,南接河南、山东,东又接关口,自京师肃清之后,不少京畿的百姓重返家园,许多商队在此起航前往北京,这些都是做不得假的事情。

  南京城里,百官闻此消息而沸腾,大胜之下,国朝的祸害终于铲平了,国家即将太平,即将中兴了啊!

  先帝之死,终于得报了!

  然而,强烈的喜悦之后,南方人,尤其是士绅阶层,也有不少为之纠结,北京收复,是否意味着南京的国都地位不保?

  这是许许多多的南方士绅亦是心中惶恐不安,南京若为都城,这给南方带来的利益绝对是十分之大的,不仅仅是政治地位的提升那么简单的,届时南京地价、贸易、科举等等,整个国家都将围绕着南京来转,这便是利益,可北京收复之后,北方人自然希望还都,而南方人自然心中不愿,虽然南京至今仍旧是陪都之名。

  南京城中,许多士绅开始活动起来,希望以北京历经大战,残破不足以为都为名,希望自今起立都南京,一时间也算是群潮涌动,上书之官员络绎不绝。

  ...

  自大败皇太极之后,整个京畿地区满清残部一路被肃清,唯一剩下的便是多尔衮部仍在河西务顽抗,然而面对四面的围困,他兵力不占优势,想从无数围困工事里突围而出又谈何容易。

  而北京城里,新的一轮铲逆风暴又开展了起来,无数当初附庸满清政权的权贵纷纷下马,用他们的各类家产充盈国库,京畿周边的土地也纷纷分给了无地的农民,以及立了功的将士。

  接受了的许多降兵也得安置,这些人大多乃是明人子弟,只要他在从属满清政权之时不是属于那种助纣为孽、狐假虎威之人,也一并放回去妥善安置。

  由于京师被卡断了道路多年,京畿内许多物资缺少,闻到了商机的商人们迅速在内地购买了大量的货物,各种各样的,琳琅满目,也使得南来北往的道路上全是过往的商队。

  一切的一切,都使得整个京畿大地人流涌动,显得十分的生机。

  ...

  北京城,诸多大小事物整顿完毕之后,已经到了昭武七月,北京城已被接手城防,城里的一些商业也开始恢复,许多地方已然如春日之青草重新长开了繁华。

  当初河西务的多尔衮仍仗着防地的粮草储备死撑硬抗,然而到了此时,怕也消耗的是差不多了。

  接管河西务围困的乃是甘肃的卢象升和保定的孙传庭两人,多尔衮虽然才华不错,然而卢、孙二人也是将帅之才,而且明军在兵粮充足之下又处于守势,如今,多尔衮也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

  各地的人马陆续遣返,但是蓟门却增设了五千兵马,并派人督促修缮蓟门长城关隘,以严防被打出去的满清军又跑回来骚扰。

  昭武四年八月,国朝正式宣布还都北京,一石惊起千层浪,无数南方人群起云涌希望国朝定都南京,而北方人则用一副戏谑的眼神仿佛在一旁看南方人猴子一般跳大鼓唱好戏。

  然而最终,军队护送下的小皇帝及文武百官收拾了行装拖拖拉拉于昭武四年年底还都北京。

  ...

  昭武五年,绝对是个好年,至少从表面上来讲,陕甘流寇初平,京畿伪清驱除,国家初步呈现太平。唯有河西务的多尔衮仍在负隅顽抗、各地少数零散的乱民造反,都不过是小打小闹,没人会放在心上。

  浙江孙承宗入阁,加封太师,江北大营暂时入驻京北,防范草原奴祸;陕西的洪承畴以功大,入阁,为大学士,加封太子少保,而五省总督陈奇瑜亦入阁,加封太子少傅,品衔比洪承畴略高,而宣大总兵官胡海则移镇陕西西安,又调南营总兵官衮也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