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这老哥的脸也太大了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戏说不是胡说,

  从总体上看,《简·爱》漫画是很成功的。

  夏目漱石又问道:“那么,对于这种事要怎么判断呢?”

  陆时轻笑,

  “其实,说来好笑,这既不是文学问题,也不是法律问题,甚至不是道德问题,反而是商业问题。如果二次创作的作者挣不着几个钱,还能为原作增加热度,版权方大概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夏目漱石点点头,

  不过,看他还在思考的严肃模样,似乎是对这件事还有些想法。

  陆时宽慰道:“你别想那么多。就比如《魔戒》,甚至不能算《尼伯龙根之戒》的二次创作,要说相似,只能讲‘两枚戒指都是圆的,这是唯一的共同之处。’”

  这一句托尔金原话。

  夏目漱石叹气,

  “陆,你可真是了解我。知我所知、想我所想。”

  陆时摆手,

  “你走!我可不是王尔德先生。”

  知道是玩笑,夏目漱石配合着做了个嫌弃的表情:(ˉ▽ ̄~)切~~

  陆时借机换了个话题,

  “说起来,我还是更关心各大报纸是怎么报道潘克赫斯特率人‘围攻’《镜报》总部的事。”

  夏目漱石回答:“你看看这个吧,相对客观。”

  递过来的是《每日电讯报》。

  陆时翻着,读出原文:

  “

  ‘女性运动势成燎原,她们中的不少人集结起来,在公共领域里勇敢地提出自己的诉求,进而感染更多的人。’

  ‘过去,大部分诉求反应在政治、经济权利上。’

  ‘而昨天,她们也勇敢地表达了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想法,这种改变则体现为一个更为自信、独立和追求尊重的群体的出现。’

  ……

  ”

  总体看下来,文章没有拉踩。

  但陆时还是看得直头晕,

  他甚至已经不知道《每日电讯报》到底是偏自由还是偏保守了。

  神奇的是《每日电讯报》还高度赞扬了《嫁人》,认为这首诗描绘的爱情跟那些动辄扔燃烧瓶的女权主义者不同,温和又不失传统标榜的社会道德。

  这是很有趣的现象,

  一方面,女性看到了诗歌中的爱情观,要独立,无须终身不嫁,只要不做男性附庸的金丝雀便是;

  一方面,男性看到了女权主义也可以是温和的。

  双方妥协,让人想到著名的“开窗理论”,

  鲁迅先生说:“中国人喜欢调和折中,你觉得屋子里太暗,需要开一扇窗户,大家一定不允许。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但从事实上看,不光中国人如此,英国人也如此。

  陆时忍不住抿唇偷笑,

  看来,自己的出现加速了版本更迭。

  他放下报纸,问道:“夏目,《泰晤士报》怎么说?”

  夏目漱石回答:“还是老样子呗~巴克尔主编怕是想跟《镜报》斗争……”

  话音未落,外面传来了敲门声,

  “陆!”

  是萧伯纳的声音。

  陆时有些惊讶,过去开门,看到萧伯纳站在门口,便说道:“老萧,我记得跟你说过今天会去阿德尔菲啊。难道是有什么急事吗?你必须亲自来一趟?”

  萧伯纳对陆时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