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回:别有用心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秦桧涕泪交流,言辞说得十分动人恳切。高宗听完他的奏报后,不禁龙颜震怒。他马上让执事太监宣宰相赵鼎入宫。赵鼎很快来到了御书房,他见高宗脸现怒气,心下便知道此次入宫肯定要被呵斥。

  高宗将秦桧的奏折扔给赵鼎,让他仔细看看里面的内容。赵鼎看过奏折后,神情正色地对高宗说道:“启奏圣上,这次押送粮草,傅先锋虽然丢失粮草,但责任并不在他。”

  赵鼎的话说完后,高宗侧脸瞟了他一眼。他对赵鼎说道:“粮草是在傅天鹏的手中丢失的,你却说他没有责任,我倒要听听你的高论。”

  赵鼎告诉高宗,在粮草丢失之前,傅先锋对秦大人的押送路线已经产生了质疑,那条线路林深草密,显然是利于歹人伏击的绝好地点。而且秦大人对于粮草这么重要的物资,不但没有给傅先锋调拨足够的兵力加以保护,还与他各行其是,选择水路进入镇江。这简直是太荒唐了。”

  高宗听了赵鼎的话后,当面责备他有用人不察的责任。他告诉赵鼎,以后军事上的批奏不用他再劳心了,由参知政事秦桧直接负责。赵鼎面色沮丧,一句话也没有说。

  接着高宗将拟好的圣旨递给了执事太监,太监当场宣读了圣旨。旨意是让岳飞和傅天鹏带兵进入洞庭湖剿灭杨幺。

  看到这样的旨意,赵鼎不觉叹了一口气。他言辞恳切地对高宗说道:“圣上,那杨幺虽然据湖为寇,可是却是忠义之人。他多次在湖上袭击金国的船只,并且这次还帮助岳飞治好了呼延通将军的伤。”

  高宗面对赵鼎这样的辩解,非常不以为然。他对赵鼎说道:“既然杨幺是忠义之人,那么他必定不会侵州掠府,也不会谋夺百姓的财物,那么他的吃穿用度从何而来?至于他治好呼延通,以不过是想打通关节,好继续当他的水寇头领。”

  从高宗的话里,赵鼎已经揣摩出了圣意。高宗的用意并不在于是否真正剿灭杨幺,而是借此观察朝中群臣的态度。赵鼎适才借着杨幺,实际是在为岳飞和韩世忠这样志虑忠纯的将领作解释。然而赵鼎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却引来了高宗的不悦和猜疑。这让赵鼎的心立时凉了。他当下对高宗的话不置可否,私底暗暗提醒傅天鹏、韩世忠和岳飞,小心处理剿除湖匪一事。

  见赵鼎不再阻挠这件剿灭杨幺,高宗的脸上阴云立时消散了不少。他传下口谕,让赵鼎出京到岳飞的大营去监督协理具体的征剿方案。赵鼎谢恩后,回府草草扫拾了细软,带着几名护府兵士,急匆匆地离京了。

  赵鼎走后,秦桧从屏风后面出来。他皮笑肉不笑地告诉高宗,这些个武将们打成一片,私下交情过密,这已经犯了朝廷的忌讳。赵宰相对这种事情潜在的危险视而不见,实在太令圣上失望了。

  高宗听了秦桧的怂恿之辞,他朝着书案拍了一掌。然后面带怒色地说道:“这种个人势力的膨胀,必定会对江山社稷的安全造成危害。朕一定会任它发展下去。

  秦桧见高宗动了怒,便开始借题发挥。他还是老生常谈,把重文抑武的国策搬出来,然后高宗皇帝,要想实现国泰民安,必须接受南自南,北自北的建议。

  高宗点了点头,他告诉秦桧,这个建议会认真考虑的。秦桧因为赵鼎相助傅天鹏武场夺魁,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他以向朝廷选才为由,挑唆高宗开设恩科。

  秦桧说道:“臣启圣上,有道是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现在金人对江南虎视眈眈,臣建议朝廷开设恩科,以便让德才兼备的贤士跻身庙堂,也好为朝廷出力。”

  面对秦桧的建议,高宗听了非常高兴。他对秦桧说道:“秦爱卿,你的想法正对朕的心意。从泥马渡江,定都建康时起,朕看到国土沦丧,百姓颠沛,就想将来有朝一日,多为国吸纳人才,以重振大宋声威。只是现在战火纷飞,朝中各方又难以凝心聚力,朕的心情疏懒,自身很难办好这件事了。现在爱卿既然有这样的想法,朕定当全力支持。”

  秦桧心中暗暗发笑,他知道高宗既然答应了他,一定会让他全力负责这件事。秦桧要借助这次恩科的机会,排除异己,扩大势力,狠狠打击那些跟他唱反调的主战派,以及写诗作赋批评时政的文人士子。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