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日暮下的长安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但不代表他不会学李广利,汉贰师将军是怎么用汉军将士的鲜血,为自己脱罪的,饱读诗书的圣人比谁都清楚。

  在西南战场,尚囊是败了不假,可他西北四十里的堪卡,却有吐蕃赞普亲自统领的十万精锐之士,他们作壁上观,坐视我军师疲,若此时逼的侯君集冒进,结果可想而知。

  别看那位赞普年纪幼小,手段却是狠辣非常,尚囊战败后,他竟然斩了这位顾命大臣的首级。

  立了威,收了权不说,还主动提出议和,并派遣心腹重臣-禄东赞入营恳谈,把罪名都按在了尚囊的头上。

  说他弄权骄横,包藏祸心,挑起了两国的战事,今番两国之间的障碍,已经被他清理,希望罢兵议和。

  侯君集不敢擅专,顾而与军中一同呈报,吐蕃的国书就架在军中当中。

  见皇帝沉默不语,长孙无忌见缝插针补了一句:“陛下,不管是战是和,我们都不能承认千帆的身份。”

  李世民当然不乐意,他的儿子为国战死,尸体都找不到了,连应有的名分都得不到,这是不是太过分了。

  而长孙无忌当然看出来,皇帝有发怒的迹象,只能硬着头皮解释。不管战和,承认了杜璟的身份,朝廷损失了一位亲王,无疑是打击我军士气,大涨敌国威风的事。

  唉!李世民虚抚了一下,示意房玄龄二人起身。

  而谢过皇恩后,长孙无忌又补充了几句,侯君集是开国功臣,玄武门九将之一,追随圣人多年,不止一次救过陛下的命,在朝野、军中威望甚重。

  大唐厚待功臣是国策,圣人平时也是三宣五讲功臣们如何重要。若是,以无心之过,办了侯君集,恐怕有食言之嫌。

  就这样面色沉重的李世民沉默了好一会,随即道:“既然投军为将,别说是皇子,就算是太子战死,也是常理,侯君集作为主帅,遴选合适的人为前锋,是正理。”

  “那孽子刚而自矜,性情孤傲,以为打过几个胜仗,就无视天下英雄,落得这個下场,乃是咎由自取。”

  “玄龄,你替朕回书侯君集,不必为此挂怀,专心带好部队。至于,是战,还是和,明日早朝再议。”

  话毕,李世民摆了摆手,示意二臣退下,丧子之痛如剜肉挖心,李世民需要静一静。

  出殿前,房玄龄回首看了一眼皇帝,就这么片刻的时间,圣人就好像老了几岁。是啊,丧子之痛,何人不痛,何人不愁,天子也是人啊!

  叹了一口气,房玄龄转身,追上了长孙无忌的脚步,面色阴沉道:“辅机,你还真是心疼太子啊!”

  是的,房玄龄这话指的就是侯君集,作为兵务宰相,他为侯君集求情,那是为公,是站在国家的角度,考虑利弊得失。

  而长孙无忌嘴上说为了朝廷,而实际是为自己的外甥,保住一条可以倚靠的臂膀。甚至,连该有的名分,都不予追谥号。

  若是寻常人也就罢了,可死的那位也是皇子,是他挚友的外甥。长孙无忌这时候却落井下石,未免太欺负人了吧!

  而长孙无忌也没有否认,神情复杂的回了句:“玄龄,你觉得经过昨日之事,我这舅舅,还能再帮他几回?”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