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及时雨第2/2段
“可治军与治吏是不一样!许敬宗要还想修这个史,就要拿出个样子了!”
让许敬宗修史的诏书早就发了,若是收回难免显得朝令夕改。既然大错已铸,那只能将计就计,只要许敬宗做的能交待过去,让风波平了,这事李世民就捏着鼻子认了。
长孙无忌当然听明白了,下了天台山,便遣人去找褚遂良,让他跑一趟许府,处理一下这个事。
......
许府
听到褚遂良来访,许敬宗心中咯噔一下,官场上,谁不知道河南褚氏已经附庸于长孙氏,他褚遂良就是长孙无忌的话事人。
虽然是老相识了,但许敬宗知道,来者不善,人家是替赵国公传话的。
声名狼藉,左右为难至此,许敬宗也不敢怠慢,马上命人大开中门,在正堂接待。
“登善,你可是贵客,愚兄琐事缠身,没能远迎,贤弟要见量啊!”
“延族兄,你客气了!小弟也是闻听兄长有难,特意来为兄排忧解难的!”
果然,褚遂良果然是带着使命来的。家事被插手,许敬宗虽然有些不悦,但也是笑呵呵的请其入座,命侍女煮茶。
“登善,如今沸议洋洋,家丑已然外传,愚兄就是想藏也是无处可藏。”
“不知贤弟今日到来,有何教我?”
褚遂良微微一笑,向皇城的方向拱了拱手:“圣人一向念旧,对我等秦府旧臣,向来是体念有佳。”
“兄长得晋给事中,监修国史,这可是显任,是迈进弘文殿的一步台阶啊!”
秦王府的文武旧臣中,许敬宗是混得最差的一批,开国、贞观两次上赏,连个子爵都没混上,这一直是许敬宗心病。
这次皇帝不计前嫌,让他回京修史,就是许敬宗仕途的转折。山东世族为此没轻下气力,许敬宗也着实欠下了不小的人情。
可家门不幸,让他在这么关键的时候,赶上了如此羞耻之事。舆情汹汹,众口铄金之下,许敬宗还如何执笔青史?
摆在他面前的就两条路,要么上表辞了差事,带着一家老小回老家,守着祖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乐得逍遥自在。
要么想办法把此间事料理了,甩干净包袱,轻装上阵,好好去国史馆当差。
唉,愁眉苦脸的许敬宗叹了口气:“登善,愚兄要是知道怎么甩就好了。”
“不瞒你说,愚兄是流年不利,楚王因为国丧之事,迁怒于下官。现在更是落井下石,百骑开了卷宗,已经遣人去洪州了。”
千里来做官,为了吃与穿,就是再清廉的官员,他也是肉长的,也有心,得通人情世故。
许敬宗呢!虽然没干过什么害民之事,但行方便,弄一些迎来送往的费用,还是有的。
唉,谁能想到,人家亲生的都没如何,倒是他这個庶子不依不饶的。许敬宗不敢出口怨言,可不代表他能想通。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