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祥瑞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祝缨摆了摆手,道:“你们的顾忌我也明白,你们所求我也知悉。谁守朝廷的律法,我保谁前程无忧。诸位,中元节近了,不要忘了我的事。对了,县城会越来越好的,各家携了子弟,都搬来住一住吧。县学的遴选,就定在秋收之后。”

  她最后指了指雷广,道:“你先违纪,我黜落你。不过既然说了既往不咎,我再给你一次机会,本将遴选,你也可以参与。”毕竟她已经把雷氏从吏籍里除了名,雷广就还有资格参选。

  祝缨把自己的道道划完了,便下了逐客令:“诸位可以回去准备了。”

  然后是判雷、常两家的殴斗案,还好这次没来得及出人命,就赔汤药费。因为福禄县已经是非常的偏远了,再流放就不知道要流放在哪里去了,伤人者打板子了事。这也是本地难治的原因,它太偏僻了。

  ————————————————

  “父老”们告退,各回去琢磨。

  顾翁仍坚持着意见,认为新县令是个万事都在心里的深沉之人,还是合作的好。交田就交田、交人就交人,只要祝缨能够做到允诺的事情,倒比他们与县令对着干要好。

  不满的人当然是有的,却无人想做这个出头鸟。

  他们各自盘算的时候,祝缨却在县衙里又发了一次令——县衙先要遴选书吏、衙役。

  她发布了两条标准:一、全县的人口,只要符合条件的都可参选。二、选中之后,全家都得搬县城来住。

  她虽巡察十三乡,始终没有忘记县城。县城才是她与京城连接的纽带、对全县发号施令的中心、治理全县的根基之地。

  朝廷征兵爱选良民,祝缨亦然。她列出的条件,第一条就是,全家得住在县城!然后再谈其他。衙役不是必须识字,书吏也不用三代都是良民。同时,她又正式设女监、招收女卒。因为级别的关系,

  诸君老婆孩子都在县令大人手里,你们向着谁呢?

  衙役里,也有被祝缨放回老家当土财主的,也有留下来的。返乡的,做里正、做保长,都比当普通农夫要强。也有觉得县城更好而不肯走的,祝缨便做主,让他与老家“分宗”,单立出来。回乡的人,日后如果愿意,也可到县城来重新参选。

  再有,因为许诺过各“父老”,需得有族中长者首肯,才能过来参选。

  当然,这里不是没有折衷的办法,那就是“分宗”。另立门户,虽然有同一个祖先,但是从守法上你们是两支了,互不统属。就不用同姓族老同意了。

  同一天,她又发了另一道针对县衙内的命令——既往不咎。但是,得自己过来跟她自首。以往有什么贪赃枉法又或者侵占官产的事情,吐出来,跟她老实交待了,这件事就翻篇了。如果还心存侥幸,她就要动手了。

  她下令在衙内设一个箱子,如果不方便找她当面谈可以投书到箱子里,也算自首。

  期限也是七月十五中元节。

  两道令发完,祝缨就开始攒衙役。

  先把衙役打手给攒齐了,然后召来了侯五、小吴、曹昌谈话。

  三人不明就里,都老实地站着。祝缨道:“坐吧,咱们聊聊。”

  侯五最先坐下,吴、曹二人也跟着坐了下来。

  祝缨道:“你们怎么打算的?”

  三人被问住了,小吴试探地说:“大人的意思是?”

  祝缨道:“你们是要在衙门里谋个差呢?还是依旧算我的家人?都要想明白,胥吏虽然有些小权,却也有弊端。曹昌,你更要想明白。如果有心,由吏而转升做官,也不是不可以。你们自己想想。”

  曹昌道:“我还是跟着您,给您牵马吧。”他爹娘就有个不当仆人的执念,现在算是帮工,身份上还是普通百姓。

  侯五道:“我本来就是门房,您都答应给我老衣了。”

  小吴却大声说:“大人,小人愿意!”

  祝缨道:“好。我便将衙役交给你。”

  小吴大喜:“谢大人!”

  祝缨道:“好好干。”

  “是!”

  接着便召来祁泰:“祁先生,下面该你了。”

  祁泰这人,居然还不知道祝缨已经在福禄县折腾起来了,他眼皮也不翻地问:“大人要我做什么呢?”

  你还能做什么?小吴腹诽。

  祝缨道:“查账!从县衙的账查起,这回我要你查清每一笔!从县衙查起!”

  祁泰也不与她客套,答应一声就开始干了。

  那一边,又有人敲响了衙门外门的大鼓!

  ——————————

  常寡妇告雷保,本是无奈之举。祝缨抬手就打,竟是毫不含糊。

  这个案子让一些观望的人再也忍不住,他们开始告状来了。

  祝缨接到的状子也是五花八门,有妻女被霸占的,有赌博收债砍死人的,有殴斗杀人的,有抢劫的……

  原告之中,有一些是自己识几个字,自己写的诉状,里面夹着不少白字。也有是请人写的状子。

  小吴抱着一叠状纸,咋舌道:“还以为福禄县这偏远之地民风淳朴,哪想得到竟然有这许多大案子!小人想到会有,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啊!”

  祝缨道:“多少年了,都不断案,福禄县欠的不止是租子,还有案子呀!我亏大发了,不该叫汪县令这么轻易就能脱身的!”

  单汪县令一个人就在这儿干了六年,他不管事儿,坏人这六年却没闲着冬眠啊!汪县令之前,福禄县对下面的管辖就有些松懈。零碎加起来一二十年的“垂拱”。现在有一个人来说要管,不少人就想来试一试了。

  县城里的人,比乡间那等偷了寡妇钱瓮滚回家不带打扫痕迹的贼要精明一些,在祝缨看来也还是“淳朴”的。

  她的新衙役班子凑齐了,命小吴带人,先把街头地痞流氓抓一抓。仿着当年钟宜的做法,县衙大门两边枷着,一气枷了十几个人。

  衙门口是流氓的呻-吟,祝缨就坐在衙内,开始断案。她断案很快,略小些的案子,直接拖出去打。大一点的也不是没有办法避免。做了县令才知道,如果地方官想胡作非为,实在是太方便了。

  大理寺有复核之权,但是如果不报,那就不容易受大理寺的管。京兆尹会把京兆府的流氓直接拖大街上打死,这事儿就没见报大理寺之后再打的。县城亦然。

  衙门前的哀号持续到了七月十五中元节,祝缨下令把门前这些人先放掉。县城上下开始过中元节。

  祝缨穿着正式的官服,在城中一座高楼上对街面上致意。

  街面上的百姓都笑着指指点的,也都对她致意。一如王云鹤做京兆那般,治了流氓、管了豪强,百姓的感受就会好许多,他们都觉得:还是得这样的县令来管一管事!

  祝缨心情不错,张仙姑和祝大两个却忧虑万分。福禄县城本来就不大,很快就逛完了一圈,两人虽有人奉承,却推说“上了年纪,累了”回到了县衙。

  祝缨也就不再多逛。自打出巡时张仙姑起疹子,她就留意着父母的身体,两人都不年轻了,祝大的年纪还要更大一些,如果因为跟着她出来做官而生病,她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邀了花姐,两人一同去看望父母。

  ————————

  老两口住在西院,祝缨和花姐过去时,他们的灯还没熄,正在那儿长吁短叹。

  花姐来把脉,祝缨就问:“怎么了?我瞧着心情也不太好的样子。”

  张仙姑藏不住话,说:“哎哟,我身子没那么不好,是心里……我这心呀!”

 sp;诸君老婆孩子都在县令大人手里,你们向着谁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