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义子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什么样的义父?

  祝缨在心里问。有的义父被敬奉终身,  有的义父被用完就扔。

  义子和义子也不一样,有的义子像家生子,有的义子像亲生儿子。

  祝缨迅速地在心里划拉了一下自己和赵苏的关系,  不由怀疑这小子是不是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赵苏头一回出现在她的面前就是一派能人范儿地把两只白雉送到了她的面前,  并且还拒绝了她的酬谢。

  但是接下来他却又表现得与福禄县大部分的富家子弟没有太大的区别,些许差异也可以用“混血”的原因来解释。

  猛一下要给她当义子?

  倒不是能不能认义子,宦官都有人上赶着去当儿子呢,也有一认几十上百号的。然而之前赵苏也没有特别的表示,  祝缨也确认自己没有暗示过什么。如果说因为德行,她自己在福禄县这一年干的事儿确实收获了不少好评,给人当爹?还差点火侯。

  那这孩子不是傻就是别有胸怀。

  祝缨站起来走到他的面前,  问道:“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

  赵苏想得好好的,他并非临时起意,而是观察了祝缨很久了。县里来了新县令,能遮头上一片天的人不留意才怪了。哪怕是另一个汪县令,  他们也得把人糊弄好了,直到请到府城歇着。

  祝缨留在了福禄县没走,  倒把福禄县走了个遍,赵苏家也与其他人家一样,  晾着她。直到她动了雷广、清了县城,赵苏才一种隐讳的看戏的心态送了两只白雉。

  他是个混血,两头都沾点儿,  又读书,知道白雉的意思。“打地痞动豪强”与“献祥瑞”两件事情是很矛盾的,他想知道,  县令得到了白雉接下来要干嘛。

  然后就听说逋租被免了。接下来又发生了一些事情,  直到祝缨说他“心里有主意”赵苏下定了决心——得认这个义父。

  认义父这事儿不会太顺利,  他有预料。

  他说:“我心里很清楚。这里的习俗,对一个人的敬服超过师长,心里就想拜为义父。”

  他不知道的是,祝缨这人闷在心里的话比说出来的多,“心里有主意”的下一句是“主意大得很,还在我面前装”。她把县里打完了一轮,赵沣父子必然是知晓的,这样赵苏还过来送个白雉,还瞒着来历没说明白。祝缨在第二次巡视十三乡,第二次见到他的时候,已然看出他并不如外表那样的“老实”。

  祝缨道:“我有什么好敬服的,想干的事儿还一样都没干成呢!”

  赵苏仰着头,眼珠子一错不错地看着她,说:“等干成了就轮不到我来拜了。我信您是必然能办成的!”

  祝缨道:“起来说话。”

  赵苏没有坚持,很听话地站了起来,目光仍然不避开祝缨,而是认真地说:“晚生的出身,占了便宜也吃了亏,又以才智不输人自许,在罗网中挣扎了二十年。”

  祝缨心道,那你怪能忍的。她没说话,也平静地看着赵苏,赵苏心里也没个把握,仍然接着说:“您是我见过的把罗网开了一道缝的人,您一定能做成许多事情,我愿效犬马之劳。”

  说完就站住了,没词了,往下说得再多就不像他了,也未必就能说服这位“义父”。

  祝缨不提他的父母,不提他能做什么,也不问他的具体条件,而是说:“我在为所有的学生开一道缝,为全县开一道缝。”

  赵苏道:“我与他们都不一样。在您眼里看着一样,别人眼里还是不一样的,我也不想与别人一样。男人丈夫,不能泯然众人。”

  他将这对话当成了一场考试,没有被赶出考场他就当还有机会。有的人写满了整张卷子、有的人交一张白卷,最后的结果,交白卷的被取中了,写满了的却落了选。他不一样,他有半张卷子不用写也能得分。

  祝缨道:“回去想清楚,再来同我讲话。”

  赵苏不肯走,说:“就是想清楚了才来的。”

  祝缨道:“去把你的父母请来。”

  赵苏道:“是。”倒退三步,转身去请父母过来。

  小吴和曹昌全程听了过来,已听得呆了。曹昌本来是为自己的一点心事惴惴不安的,等赵苏说完这些,他已无暇再想自己的事儿了,满心都是一个念头——他可真敢想啊!

  小吴也想咬手指头了,他小心地问祝缨:“大、大人,您这是……”

  祝缨看了他一眼,说:“是什么?”

  “这、这、这……家、家里……”语无伦次说了几个字又想起来,祝缨干什么事儿哪用跟家里申请呢?干完通知一声也就完了。几曾见真正的当家人跟别人请示的?

  小吴心里却总觉得哪里怪怪的,甚至忘了自己身上的事儿。

  不一会儿,赵家一家三口都过来了。赵沣心中忐忑,赵娘子一脸严肃,儿子赵苏比父母都镇定。三人来拜见了祝缨,赵娘子也没有前几次见的那么挥洒自如的样子了。

  祝缨让他们坐下,也不先开口,赵沣先拱手道:“大人,小人情愿将这孩子送与大人做义子以供驱策。”

  赵娘子道:“我嫁过来二十多年了,来回也跑累了。往后您要派他什么事,就让他去干,与山上联络也好,又或有别的事也罢。我也都不管了。”

  祝缨看了看赵苏说:“知道朝廷对官员外任的约束么?”

  “上计、佐官、御史。”

  祝缨道:“朝廷制度,为防官员在外任上勾连地方豪强、偏袒诉讼、鱼肉百姓、私怨报复,不让官员回原籍任职,不许在任上与当地结亲,不许娶当地人为妻、不许在当地纳妾、不许与当地士人结为儿女亲家。总之,不许有亲。”

  认个比较正式的义父子而不是拿来当仆人护卫的那种,跟这个沾边儿。但是所谓蛮夷之地,有时候为了特殊的需要也会放宽一些限定。朝廷也比较稀罕一些“四夷来朝”、“蛮夷拜服官员”的好事,只要没有勾结造反的嫌疑就行,普通文官这么干还算安全。赵苏他舅又是正经的洞主,他是兼具双重身份的,能擦着个边儿避开“任上沾连”。

  祝缨没有一口回绝也是因为这个,但她又不明说“蛮夷”,而是讲:“你的资质以前总没有入县学,原因我心知肚明,这不是你的过错。有人耽误了你、耽误了整个地方的百姓,为弥补前人的疏失,我今天就破个例。咱们把话讲开,无论日后如何心中也可无愧了。”

  算是认了赵苏。

  此事是谁的主张已然不太重要了,虽然祝缨猜是赵苏的提议,但是他的父母答应了,尤其是赵娘子,这就代表着祝缨能与奇霞族搭上线了。

  她到任之后就对治理福禄县列了一本账,治理这个地方有几个难点:

  一、语言不通,不是指她不懂本地语言,这个她能学,而是本地百姓的语言与,小人情愿将这孩子送与大人做义子以供驱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