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养兔子的少女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维生素

  维生素是一类微量有机物质,是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小米中含有丰富的VB1、VB2和烟酸[4]。矿物质

  小米中矿物质的含量约为2.5%一3.5%,如钠、钙、镁、磷、钾,小米中的铁是植物来源的优良铁,可以改善儿童体内的血红蛋白状况。小米中的硒以有机硒的形式存在,国际上普遍认为小米中的硒具有非常好的功效[4]。

  栽培技术

  地块选择

  小米

  小米在粘土、砂土均可种植,要达到高产、稳产、优质效果,则需良好的土壤条件以满足其对水、肥、气、热的要求。小米适宜在微酸和中性土壤生长,喜干燥、怕涝,尤其在生育后期,土壤水分过多易发生烂根。因此,宜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土层深厚、质地松软的肥沃壤土或砂壤土[5]。

  合理轮作

  合理轮作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土壤地力,减少病虫草危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小米对前作虽无严格要求,但不宜连作,以豆类-小米最佳,其次为甘薯-小米、小麦-小米、玉米-小米、油菜-小米等[5]。

  精细整地

  整地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小米播种、出苗以及整个生育期的生长状况。通过精细整地,为小米创造水、肥、气、热协调的土壤环境[5]。

  播前应达到“早、深、松、碎、平”的质量标准,以利于小米出苗和根系下扎,使植株生长健壮,为提高产量打下基础。“早”,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早整地,改善土壤理化状况;“深”,适当加深耕作层,深度 20 cm左右;“松”,表土疏松不板结,达到上虚下实;“碎”,土团细小,无大的前作秸秆、根兜;“平”,厢平沟直,地面平整[5]。

  品种选择

  不同的小米品种有其自身的特性,生产中应根据自然条件、肥力水平、栽培技术、茬口以及生产用途等选择品种。坡台地、二台地宜选用耐瘠薄抗旱品种;煮稀饭则需选用小粒、口感好、有自然香味的品种。总之以高产、优质、商品性好、适口性佳的品种最好[5]。

  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对自留种子做精选和晾晒处理是提高种子质量,保证苗全、苗壮的重要措施之一。首先是精选种子,通过风选或水选,剔除秕谷、杂质。其次是晾晒,播前将种子晾晒 1 d。建议使用包衣种子,具有出苗率高、防治苗期病虫害效果好的特点[5]。

  抢时早播

  应根据自然条件、品种特性和茬口确定。春播一般在土壤 10 cm 深处地温达到 10~12℃时即可播种;夏播在前作收后及时播种。根据耕作制度、品种特性、茬口等确定播种量,以一次保证全苗为原则。小米播种量过少易造成缺苗断垄,基本苗不足;过多时,幼苗密集,生长纤细,间苗费工费时。如种子发芽率高,种子质量好,土壤水分充足,整地质量高,播种量可少些,反之,宜大。一般每公顷播种量为 15~22.5 kg。播种深度以 4~5 cm 左右为宜[5]。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通过采用适宜的播种量和栽培管理技术,使单位面积内有足够的苗数(分蘖数)和穗数,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三因素协调发展,从而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5]。

  科学施肥

  不同生育阶段,对氮、磷、钾的要求不同。以有机肥为主,种类很多,如人畜粪、堆肥、沼渣等。中产田每公顷施用15~30 t,高产田45~75 t,均匀撒施或集中施用。底肥,每公顷施用尿素 120~150 kg,过磷酸钙 600~750 kg,氯化钾 180~225 kg[5]。适时收获

  小米在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应及时收获,脱粒后及时晾晒,干燥保存,以确保丰产丰收。收获过早,籽粒不饱满,影响千粒重,产量下降;过晚,易落粒,遇雨天可能发生霉籽及穗发芽等,影响产量和品质[5]。

  主要功能

  小米有清热、消渴的功效,可以缓解脾胃气弱、食不消化等症状。食用小米有养益气、补肾气的作用,在五谷中,小米的补肾功效强。小米具有健脾、和胃功效,能治脾胃不和、脾虚久泻、消化不良和积食腹痛等症。小米可以治疗口臭,一定程度上缓解脚气。小米具有美容功效[6]。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