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生变第1/2段
第164章生变
囤兵的事情好不容易定下,苏黎悄悄派出去接恰那批道长的人也已出发,一切正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但俗话说的话,叫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往往你计划好的事情它就是不会轻易的按安排走。
一直以来,苏黎都深知明军的强大与军备的完善对于同时期的帝国都是碾压的存在,所以她从来没有在计划中设想过被侵略,毕竟苏黎不认为在差距这么大的情况下,会有人敢来撩虎须。
事情也的确如此,大明发展至今,除了倭患,再没有任何帝国敢来犯。
但事有万一,别的帝国不敢打大明,是因为他们都是统一的帝国,上面的君主能管的住下面的人,所以双方才能井水不犯河水。
可一旦帝国分裂,没有统一的话事人,那情况可就复杂了。
因为这些小势力别的不说,就一个胆子大,只要有利可图,谁都敢惹,就是突出一个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精神。
又因为这些小势力太过分散,一时间出了事也让人不好查,才导致他们越发嚣张。
占据着丝绸之路,这些小势力沿路几乎把每一个过路的西域商人扒了个遍,不少还直接撕票,惹得西方各国的陆上贸易尽乎断绝,商人们人人对陆上贸易谈之色变。
反倒是英、荷、西三国靠着完善的海军得以继续海上贸易。
但陆上贸易断绝影响的可不只是西方,大明也不好受,整个新沙的经济可都靠这些西方商人啊!
见势不对,一直以来只要等在原地就能赚钱的商人们慌了,虽然不知道西方怎么回事,但从之前的采购来看,在西方,大明的茶叶、丝绸、瓷器都是绝对的紧俏货,既然不缺人买,那就干脆他们自己送,顶多比以前累一点,总比停摆强啊!
这铺子可是租的朝廷的,手底下还养着千儿八百号人呢,这停一天得亏多少钱呐!
边境商人们急忙凑在一起成立了一个远行商会,将手下的人手各自分摊出一部分,凑了支一千人的商队准备试试水,又向边关打了招呼要了通行帖,找铁匠铺锻了一千把精钢刀,并五百副皮甲,本来边城的宣政使是不同意让他们做皮甲的,这是因为历朝历代朝廷都有下禁令,严禁民间私铸铠甲(皮甲也算),查到的要杀头。
此外还有严禁民间私造弩箭,注意了,这里是指弩,而不是普通的弓箭,他们在古代的差距,相当于现在的枪和弹弓了。
因为弩的使用条件不像弓,单人使用时,新手可以用弩行凶,但弓却不行,没练过的用弓箭射出去了也根本上不了靶,一击致命太难了。
更何况古代的弓,小了射不远,大了一般人又拉不动,可想而知有多鸡肋,除了朝廷,谁又养的起成批的弓箭手?
还有甲胄也是一样的,不怕你造反,就怕你装备精良的造反。
普通的农民起义,放古代一波箭雨就差不多了,但一旦他们都穿了甲胄……
&ems禁民间私铸铠甲(皮甲也算),查到的要杀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