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赢得美人归第1/3段
有时风吹着衣裤,如一面面小旗似的飘着。人站立在船头上,叉腰吼出一曲山歌,吓得河面上的水鸟四处惊飞。
烈日长期直接烤晒在他们身上,每个船工的皮肤被晒得像漆过一层桐油一样,肤色变得褐亮亮的。
他们行船只有在路过村寨和渡口时,才会穿上衣衫。
长期处于这样的生活环境,船工的言行就变得放浪与粗野。这一次,当船队行驶到一条堰坎上,有的看见水车附近有位秀气水灵的女子,正蹲在河边一块大石板上搓洗衣服,有人兴奋起来就怂恿梁鹤标说:“阿标,跟她唱山歌唠!”
西江的两岸多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客家的男女青年大多喜欢唱山歌。
他们在赛歌场上唱,在山上河边唱,在路头路尾唱,或是在田间地头干活累了,即便没遇上对手,也要自娱自乐地哼唱几句,用来解闷解乏,宣泄感情。
他们或触景生情,互诉衷肠;或引经据典;或互嘲互赞,寻欢作乐。
在这一带客家人中,流传着一个歌仙的故事。
相传,这个歌仙叫唐惠仙,擅唱山歌。精通优美的山歌和音乐旋律,被誉为“歌仙”、“歌圣”,千里内闻歌名而来者,或一日,或二三日,卒不能酬和而去。
惠仙解音律,游戏得道,常往来湖京两地溪峒间,诸蛮种类最繁,所过之处,咸解其语言。
遇某种人,即依某种声音作歌与之唱和,某种人即奉之为式。尝与白鹤乡一少年,登山而歌,湖民及瑶、壮诸种人,围而观之,男女数十百,咸以为仙。
七日夜歌声不绝,俱化为石。土人为祀之于阳春锦石岩,状如九曲,可容卧一人,黑润有光,患仙之遗迹也。
日夕,辄闻笙鹤之声。岁丰熟,则仿佛有人登岩顶而歌。患仙,今称歌仙,凡作歌声,无论湖民与瑶壮山之类,歌成必先供一本,祝者藏之,求歌者就而录焉。不得携出,渐积遂至数箧。”
唐惠仙,上有祖父、爹爹、娘亲和大哥唐阿牛,一家人叫她做“惠仙”。
客家山歌以对歌见长,这就往往需要歌者具有见景生情,即兴发挥,敏妙过人的素质和本领。
客地有个青年叫罗隐,他有做天子的高远抱负,可事实上他连个举人也没考上,一气之下隐居山间,每日以作山歌自娱自乐。
他写的山歌数量很多,整整把三间屋子都堆满了。有一次,他听说唐惠仙的山歌唱得好,人又漂亮,还放出风声:“唱山歌,有人能赢过我的,我便嫁他。”
罗隐听后,便连夜雇了三只船,载着他的部分山歌脚本去找唐惠仙对唱。实际上,罗隐的山歌本子可以装满九只船,但他想有三船山歌都战胜不了一介女子的话,那他还是秀才么?
船到唐惠仙居住的村庄,只见岸边一个清秀的客家女子正在挑水,罗隐便向她打听唐惠仙的住处,并特地说明是来对歌想娶她作老婆的。
挑水女子放下担子,含笑打量着他,说:“请问先生,你有多少山歌?”
罗隐豪迈地说:“共有九船山歌,三船在省城,三船在湖州,三船已撑到岸边。”
女子听罢,含蓄一笑,劝说道:“先生还是请回吧,看样子你不是唐惠仙的对手。”
罗隐吃惊地问:“为什么?”
女子并不直接回答,而是轻舒歌喉即兴唱道:“石上唐惠仙,路上罗秀才,人人山歌肚里出,哪有山歌船撑来?”
原来,这个挑水的女子就是歌仙唐惠仙,她的歌声果然不同凡响,开口一唱就把罗隐给震住了。
他翻遍船上那一本本挖空心思写出的歌本,竟一句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