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李隆基的烦恼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送去长安的公文写了么?”

  方重勇正色询问道,一点都不跟郑叔清讲客气。如今两人的关系彻底调转,不知不觉当中,他已经成为主导的那个人。更可怕的是,郑叔清对此居然全盘接受!

  “写了写了,小郎君请过目。”

  郑叔清将他今日写好的公文交给方重勇查看。

  只见郑叔清在公文中对朝廷诉苦,说夔州段江流湍急,许多奸诈商贾用大船巨船满载货物,导致船只与江中搁浅,淤塞航道。夔州江关时常需要派人去营救落水人员,打捞堵塞航道的沉船,每年耗费不知凡几,又无法找朝廷报销费用,影响夔州本地民生。

  若是能统一漕船,一来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船只因为超重或超规格而倾覆,二来可以减少夔州江关所属官吏的劳力,加快通关的时间,三来便于纠察违禁物品,按图索骥。

  希望朝廷可以将正式的批文批复下来。

  公文上就只说了这么多,至于必须强制购买夔州产标准漕船,强行过关要缴纳一年以后才能退还的保证金等等,一个字都没有提。

  其他两点都好说,第三点,主要是因为办理通关凭证的时候,需要填报船主的信息,这样一旦查出违禁品,便可以迅速查找线索,方便侦缉。

  看到该写的内容都写了,方重勇这才将公文递给郑叔清道:“此策也是逼不得已,未必可以持续很久。如果朝廷没有下旨,那么使君便可以借此脱离苦海。若是朝廷下旨,则使君必将被贬斥,而且是要回京述职,或有牢狱之灾。”

  方重勇语气沉重的说道。

  “如今之计,为之奈何?”

  郑叔清问了一句汉高祖刘邦的口头禅。

  “先将夔州船商送来的五万贯,连夜送到巫山县,然后让王忠嗣押运这批财帛前往长安,在公文中加这么一句就行了。”

  方重勇抛出自己的杀手锏。

  沉吟片刻,郑叔清叹息道:“送钱是应该的,只是不能王忠嗣去送。这样吧,我让杨若虚带着亲信押运这批财帛到扬州,走都水监的路子入长安。如今都水监在李相的掌控之下,无碍。

  至于这其间夔州无人值守,让王忠嗣调府兵来府城也行。”

  郑叔清拒绝了让王忠嗣押运的建议,却也认为赶紧把这五万税款送回长安给李隆基,是大事不能耽搁。

  郑叔清可以请王忠嗣来夔州府城看场子,因为这本身就是王忠嗣的义务之一。

  唐代军府除了训练府兵外,还有保护所在州县安全(不是日常治安),应付突发军情民情的任务。虽然这种情况不常见,但是却又在章程中写得明明白白。

  这就跟隋朝“总管府”制度一样,管理府兵,也负责州郡安全。

  然而,若是命王忠嗣押运五万贯财帛,那就是郑叔清的政治立场发生改变,这是非常严重的政治错误!王忠嗣日夜思念回长安当然不会拒绝,府兵押送税款,勉强也说得过去,可是李林甫会怎么想,那可就不好说了。

  方重勇在政治上还是嫩了点,不懂得这些弯弯绕绕。郑叔清是官场老油条,不可能不知道这些。

  “如此也好吧,使君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方重勇喝了一口侍女端上来的茶,不得不说,比夔州本地茶要好喝一些。自己现在是座上宾,待遇节节攀升。

  “还有事?还有什么事?”

  郑叔清一愣,他都已经打算躺着收钱了,怎么还可能出事呢?

  “使君,那些商贾,背后都是站着大世家与宗室子弟。使君本身就是出自大家,难道你就没有感觉么?”

  听到这话,郑叔清若有所思,面色渐渐冷峻下来。

  方重勇说得不错,这些商贾,大部分都是各大世家、勋贵、宗室站在前台的“手套”。

  平时需要他们出来赚钱。

  关键时刻,需要他们出来顶罪。

  高贵的世家老爷,那都是诗书礼传家的,怎么能沾染铜臭呢?

  虽然这些世家老爷们不可能从事赚钱有关的贱业,但若是有人为难他赚钱,断了他的财路,那这些人也会站出来搞事情的。

  所谓无风不起间夔州无人值守,让王忠嗣调府兵来府城也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