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念行合一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或许就如同关羽一样,越是忠义便越得曹操喜爱。

  郑玄其实很想好好和种平叙旧一番,但他也知道种平此次出行乃是身负职责,并不能多加停留。

  种平既然来拜访郑玄,又如何会让他失望?他在去往荆州的路上时便写信询问过蔡邕此事。

  “我是学了元化的五禽戏,确实有保养精神之效。伯喈在许都如何,他那本《东观汉记》可修撰完成了吗?”

  辛毗心中不免疑惑,转头询问那前来报信的弟子:“可是山中发生何事,怎么引得康成先生这般失态?”

  郑玄万分惊喜,紧紧握住种平的双手,连发冠脱落都未曾发觉。

  早在他还在停留襄阳时,便已拿到了蔡邕托人寄来的书稿,因着竹卷太过笨重,蔡邕还特意选择了用布帛誊抄。

  到时候就不是来不来得及跑路的事儿,而是老种家到底还能不能留个后的事情了。

  从魏种等人的态度中,他能感受到曹操目前对于他还是十分宽容温和的。

  郑玄初次见到种平,就对他表现出无比的看重,甚至想将他当做郑式门人培养,好友的嘱托只占了一部分,更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这段话。

  种平不由失笑:“老师的书尚未修完,可想要附在书尾的十意倒是全部撰写完毕了。”

  此次为他送行的人是诸葛亮,似乎是之前他赠给诸葛亮的手弩点亮了对方的科技树,现在的诸葛亮对于机关之术格外感兴趣。

  种平自跟随蔡邕学习以来,虽以诗辞闻名于世,但私下也曾自己的这两位老师提出过“天地万物随理而动,学苟知本,念行合一”的治学理念。

  在诸葛亮借着讨教问题的名义,拉着种平走到一边之前,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有像现在这般不知所措的时候。

  种平离开三公山前,将《东观汉记》的书稿留给了郑玄。

  郑玄双眼一亮,蔡邕所书十意乃是《律历意》、《礼意》、《乐意》、《郊祀意》、《天文意》、《车服意》等,其中有不少观点与他相左,阐述道理也多有新奇之处,他早就想就这些观点和蔡邕好好说道说道了。

  否则……以他对自家老爹的了解,那血诏的签名之上,必有自家老爹一份。

  “《墨经》有言:‘力,重之谓,下、举,重奋也’,每物加一石,乃张一尺,孔明就不曾思考过其中的道理吗?”

  现在陷入沉思的变成了诸葛亮。

  “一石张一尺,二石张二尺,三石张三尺……孔明,回去好好想想吧。”

  种平心说我已经尽力了,弹性法则我就知道这么多,已经全告诉你了,剩下的就看你能不能靠自已研究出来了。

  想在东汉搞出万有引力应该是不太可能,但凭借孔明的聪明才智,把弹性法则应用在军械农具之上,应该还是有操作空间的……吧?

  种平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眼中满是深沉的鼓励与期待。

  离开扬州之后,种平等人一路上再没有停歇,也许是水路通畅的缘故,竟然真让他们赶在新的一年来临前回到了许都。

  与选择先去拜访蔡邕的国渊不同,郗虑十分坦率的表达了希望种平可以举荐他“为一小吏”的愿景。

  种平在经历过第一次被人行贿后,终于又迎来了人生中首次作为荐主的体验。

  当然,这事情还是被他外包给了荀攸。

  毕竟种平以前从没举荐过人,实在是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而郗虑又是郑玄门下,他自然不可能真像郗虑口中所说那般给对方安排一个微小的职位。

  现下所使用的正是刘歆编纂的三统历,这立法大部分还是沿袭武帝时候的太初历,所定的岁首及元旦并没有太大改变。

  听说腊日的时候,许都还举办了一场大傩戏,虽然并非是按照《后汉书·礼仪志》中所记载的一般,是由一百二十名穿皂服的少年举行,可场面也足够宏大热闹。

  种平短暂的叹息了一下。

  从前他被种辑拘在家里,可从没看过什么傩戏,好不容易现在有一次机会,竟然还就这样错过了……至于以后,以后还不知道会不会再能看到那样的场景呢……

  唯一让他欣慰的大概就是,自家老爹当真什么事都没做,只是一个人安安静静的等他回家。

  种平有些不太放心的出言试探了几次,种辑的回复也极为正常,除去开始唾骂曹操为曹贼之外,没有显露出任何想要拔剑硬刚emsp; “《墨经》有言:‘力,重之谓,下、举,重奋也’,每物加一石,乃张一尺,孔明就不曾思考过其中的道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