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后事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稚权有谋划军争之能,且为社稷裨益不惜身名,何故大司马弗能断言邪?”

  想了想,曹叡还是按捺不住,将疑惑问了出来。

  而曹真听了,不假思索便言简意赅而回,“回陛下,乃此子性刚之故。”

  呃,原来如此。

  曹叡露出恍然的神情,连连颔首后便沾须沉吟。

  经曹真这么一说,他才猛然发现,夏侯惠的性情与其父夏侯渊很相似。

  夏侯渊将略不缺,但为人刚猛,用兵也刚猛,在督兵作战时勇而无畏,常长驱数百里争利,武帝曹操就曾以“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之言告诫过。

  的确,夏侯渊一生功大于过。

  但最后一战丢失了汉中郡,却让魏国雍凉自此无宁日。

  盖因汉中郡乃形胜之地,是魏蜀两国战事争雄的转折点——蜀无汉中郡,便永无出巴蜀之日;而魏无汉中郡,则难有觊觎巴蜀之时。

  而曹真如今不敢断言夏侯惠日后如何,就是基于此。

  担心夏侯惠日后会步入其父夏侯渊的后尘,有身丧战场、丢失汉中郡之类的事情。

  且以当今魏国的战略戍守布局来看,类似的“后尘”唯有襄樊二城、寿春城以及天水郡可比拟,也是魏国的不可承受之重!

  唉.

  唯二可用之人,然却皆有弊端。

  若日后以秦朗为督可保无过,但也无功,唯从容而已;而若是将夏侯惠好生培养与不吝擢拔为督,彼定能有威镇蜀吴之功,但也有可能给社稷带来大过。

  皆难两全矣。

  带着这样的心思,曹叡陡然觉得房间内的药味有些刺鼻了。

  待起身走去铜薰炉将龙延香点燃,让淡淡的香味在房内弥漫了,才回到病榻前坐下继续发问道,“大司马以为夏侯俊林如何?”

  夏侯俊林是夏侯儒,乃夏侯尚的从弟,如今也在雍凉任职,居征蜀护军。

  这次闻问,曹真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略带着惋惜回道,“陛下,俊林不复早年锐气,暮气颇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更甚于秦元明。”

  也让曹叡再次默然了。

  因为夏侯儒早年刚从入行伍的时候,是意气风发、敢作敢为的。

  但因为他被武帝曹操安排在曹彰军中,受到魏夺嫡的影响,他也被文帝曹丕一度闲置,一直待到曹彰暴毙后才再次入行伍督兵。

  有过如此经历的他,心常惶恐,万事但求无过了。

  而曹真之所以没有提及他,是不想旧事重提,落个说文帝曹丕不是的口实。

  毕竟,就连不曾督兵临阵的夏侯楙都能镇守长安呢,早年跟随曹彰在代郡所向无前的夏侯儒哪能籍籍无名啊!

  他就算才能比不上夏侯尚,但也是将略可堪胜任之人啊!

  只不过,天子曹叡现在打算将他重用了。

  缘由不必说,如今的他委实无人可用。

  另一则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上一辈的事情,就应该随着上一代人相继过世而过去。

  到了他这代,名分早就不可更改,重用夏侯儒也不会引发什么动荡。

  “若朕以夏侯俊林假节为督,高第恩荣之,不吝器重。”

  沉吟了许久,曹叡才轻声发问道,“如此,大司马以为彼可重振昔日意气、复为社稷砥柱否?”

  “若在雍凉则不可。”

  曹真的回答依旧言简意赅,“其余,或有起色。”

  只是有起色?

  而不是矢志奋发,为社稷死力博得生前身后名?

  轻轻蹙眉,曹叡脸庞之上略有不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半耷拉着眼皮,强撑精神的曹真似是有所觉,断断续续便又加了句,“陛下,夏侯俊林不得志近二十年矣。”

  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