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海关第4/4段
这状子注定不会有人敢接,即便接了也没有用。
当时连皇位都没坐稳的嘉靖正忙着请谢迁重新入阁帮他站台,谁敢弹劾内阁首辅的胞弟?
老狐狸们可以忽略边缘的小民百姓,但小民百姓穷其一生也不可能避开庙堂之上的影响。
那大汉看着在地上已然被捅成筛子的陶师贤,而后却是喘着粗气放声大哭了起来。
“阿爹,咱们家的仇报了啊!”
听着那汉子的哭声,宁玦亦是径自轮着手头能拿到的东西朝着陶师贤的尸体上抡了下去。
一下。
两下。
宁玦的表情愈发麻木。
整个大明只有宁玦一个人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
屯门的百姓没有让佛郎机人在屯门站住脚,最终佛郎机人选择了一个距离屯门不远,人烟稀少的半岛。
而那个地方的名字叫做澳门。
哪怕是宁玦知道这极有可能是在朱厚照死后的必然结果。
佛郎机人将重注下在江彬身上输的一干二净后,经东南的倭寇介绍勾结到了陶、谢两家。
这才有了谢迪、陶谐调任两广的事情。
大航海泛起的浪花,就这么迎头撞到了东南势家的怀里。
直到最后,宁玦气喘吁吁的正在了原地,而后从地上捡起了被那汉子扔掉的银锭。
“逃命去吧。”
“跟这没关系。”宁玦深吸了一口气,而后才开口道:“回家去吧,罪名我来担。”
“秉宪,人是我杀得,跟您没关系。”
“无妨,这是朝廷欠你们的。”
那大汉犹豫了片刻,最终只得起身,默默的接过了银锭,而后起身消失在了陶家的宅院里。
宁玦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
轻蔑的踢了一脚地上陶师贤的尸体,而后端起了一旁的茶壶喝了一口茶。
只不过当喝完茶之后,宁玦便注意到在陶师贤的袖口中,露出了一份已然装裱好的奏本,就好似是陶师贤早已备好故意让自己看到的一般。
宁玦捡起地上的奏本。
却发现那是一份翁万达准备上书朝廷的奏本,只是还没送到内阁。
当宁玦透过血渍看清楚那奏本上的内容时,才发现了满朝文武一直以来的一个误区。
大明已然不是两宋了,不止大明的世家在私自出海,各番邦的世家也在私自出海,市舶司这种只能服务于官方贸易的市舶解决不了大明的问题。
市舶司只会是朝堂伸到海上的一只眼睛,能看到也只有躲在海上的陶、谢两家这样的庞然大物。
大明需要的是一个全新的衙门。
一个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只有关而无市的衙署。
这个衙署将会让所有出海的势家无论大小全部无所遁形。
这份奏本里并没有给这个有关而无市的衙署起名字。
均以督饷代指。
而这个督饷馆在后世也将获得一个崭新的名字。
——海关。
陶师贤想把所有人全都拉下水!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