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章 润物无声,见微知著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今天又不浇地,你跑来干什么,帮我锄地啊?

  你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认真修炼,尽快把柳盈的修为也提起来!”

  说这话的孟周,态度是非常严肃的。

  但杨冲却感觉到了庄前辈那浓浓的恶趣味。

  杨冲站在旁边,略微有些尴尬,不过,很快他就正色问道:

  “前辈这是要继续开荒灵田吗?

  您这次计划的开荒面积大概有多少亩,我需要提前再招募一些人手吗?”

  孟周一怔,他之前就只顾着自己的修行,还真没考虑这个。

  经杨冲一提醒,这才醒悟过来,确实应该再提前备一些人手。

  不过,具体开荒面积,他自己也不知道,这得看他什么时候将地浪翻涌修炼到圆满。

  “再招一些吧……”

  正说着,孟周忽然问:“现在这边有多少人?”

  杨冲道:“每次灌溉期前后人数最多,有三十人左右。

  平日里只需日常维持看护,就没那么多,最多也就十来个人。”

  孟周颔首,道:“其他时候,人都在你那边?”

  “是的。”杨冲回道。

  “这么多人,安排得过来吗?”孟周问。

  “继续扩大开荒规模就可以了。”杨冲道。

  “你那庄田,现在有多大了?”孟周问。

  “将近三千亩了。”杨冲道。

  “发展的挺快啊!”孟周道。

  杨冲刚盘下那处庄田时,曾与孟周提过此事,当时还只有几百亩大小。

  现在不过才过去一年多,就有了这般规模,这还是杨冲本人基本都在这边,没怎么亲自过问的情况下。

  “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安置这一大帮人手。”

  杨冲回道,他这也是心里话。

  夫妻二人在孟周的生拉硬拽之下,心思基本都放在了修行之上,目光所及之处,也基本都在筑基以及筑基以后种种,对于绝大多数能给练气修士带来刺激的事情,对他们已经无法形成有效刺激了。

  在一年多前,因为终于有了自家庄田,多年梦想实现,两人还很是兴奋了一阵。

  可现在,庄田中灵田面积相比于刚接手时增加了这么多,两人却已经能够很平淡的看待此事。

  以前,柳盈还会经常一人在两地间往返,现在也懈怠了,几乎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修行上。

  可事情就是这么奇怪,那处庄田在两人心中的地位越来越低,越来越“不受宠”,它的发展却没有停滞,反而越来越好。

  “这次再招一批人手,为了安置更多人,还会继续扩大开荒面积,不过,开到五千亩左右,应该就到头了。”

  “这是为何?”孟周好奇。

  “没有新地可开了啊。”杨冲道。

  孟周微微一怔,脚下地浪翻涌不停,与杨冲的交流也没有停。

  孟周想到自己刚来三川塬时,他所看到的一阶灵地范围,庄田密度虽然比二阶区域更多,但因为练气修士能力有限,每一个庄田的面积都比较小。

  整体来看,真正被稳定经营成灵田的区域还是只有一小部分,绝大部分都是未开发的荒地。

  孟周问出了心中疑惑。

  杨冲摇头道:“现在已经不是两年前了,不仅新增了大量一阶庄田,所有庄田都在持续开荒。

  可以开荒成灵田的区域越来越少,已经有不少相邻庄田出现了灵田接壤的情况。”

  这还真的是孟周不曾关注的一个情况,自从来到三川塬之后,他的活动轨迹就完全约束在了一个极小的范围之内。

  绝大多数时候,都在自家那两亩庭院范围之内。

  偶尔去阚越那里一趟,去三川城的次数,更是一只手、五根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

  活动最频繁的时候,也就是受三川会差遣的那两个月,跑了不少地方。

  但活动区域始终都在二阶灵地范围之内。

  在阚越家的聚会,大家谈论过很多话题,但对于同在三川塬的一阶灵地的情况,却是一次都没有讨论过。

  所谓“谈笑皆筑基,往来无练气”,以至于今日这些信息从杨冲嘴里说出来之前,孟周对这些变化竟然是一无所知。

  这件事若是发生在此界其他筑基身上,也不会往心里去,也不会认为这有什么不妥。

  修行者的目光往前看、往上看,本来就是理所当然之事。

  修成筑基以后,除非自己的家人门徒,又或者利益相关,本来就不会再去关注练气层面的事情,这是很正常的。

  孟周心中却有些警醒。

  因为在他的眼中,世界是一体的。

  扩展自己的视野,加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不仅是要往远看,往上看,对于脚下的一切变化,同样不能忽略。

  不然,他眼中的世界,将会出现严重的“失真”。

  心中这般想着,他继续询问:

  “一阶灵地范围内的庄田管理,也都是三川会在负责吗?”

  “是的。”

  “感觉怎么样?”

  “挺负责的,他们知道我和柳盈基本都在这边,没有太多精力兼顾,主动帮我们解决了许多事情。

  他们在那里呆的时间,比我们自己还要多。”

  说起此事,杨冲也忍不住多说了几句。

  看得出来,他对三川会的服务是真心满意。

  “不过,这段时间倒是有些混乱。”杨冲又道。

  “哦,这又是怎么回事?”

  “人事变动太频繁,老的那一批基本换了一半。

  新上来这一批虽然也很上心,但单是重新了解各处庄田的情况就要花不少时间。

  ……不过,过段时间应该就好了。”

  “动作这么大啊?”

  孟周有点惊讶,不过,杨冲再一解释,说原来那些被换下去的三川会老人都被派去青林坊“进修”去了,孟周也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这就是效仿戴守礼这些本土修士去年故事。

  “看来,三川塬的筑基修士很快又要涨一波了。”

  “灵植师呢?数量够吗?”

  很多占据一处小灵地,或者开辟三五几十亩灵田的,对于有没有灵植师是无所谓的。

  一来面积小,有损失也不会太大。

  再就是灵田小,灵植出现问题的几率本来就更小,再加上小面积灵田必然被侍弄得更加精细,对于灵植师的需求,就不是很迫切。

  可如三川塬这样的规模,任何一点细微隐患都会被指数级的放大,若不及时处理,波及范围会迅速扩大。

  杨冲道:“确实很紧张,不过,从去年初开始,随着朱前辈陆续培养出几名颇有天赋的灵植师,再加上原来的灵植师受了她的指导,也都有不小的成长,现在这情况也勉强还能应付。”

  孟周心中转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口中的“朱前辈”就是朱茜。

  孟周心想,那些一阶灵植师现在应该都已经被她发展成协会成员了吧?

  这朱茜天天喊“到极限了”,可看她那模样,不仅将她的本职工作完成的很好。

  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基层搞人才挖掘和系统培训,这可不是极限该有的样子。

  “新增了这么多灵田,产出必然也大增了吧,价格上有变化吗?”

  孟周心中其实一直在琢磨一个事情,三川塬二阶灵田的大规模开发,是从前年中才开始的。

  随着这两年青玄域范围内筑基修士数量的剧增,资源紧缺、资源宝贵这样的观念几乎被硬生生刻进了每个修士的观念里。

  这也是这两年这么多筑基往三川塬涌来的重要原因,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耐得住几年寂寞,灵田只要一产出,就能发财。

  这种观念还在随着筑基的持续增多而被持续的强化着,这样一来,真等数年之后,大量灵田开始大量向外产出的时候,会不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呢?

  这种事例孟周在前世就见过不少,听得就更多,当大家都知道某个东西贵,一窝蜂去种,等东西出来以后,却都贱成了白菜价,烂在土里都没人去捡。

  当然,灵性材料的价值摆在那里,不可能真的变得一文不值。

  最多因为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大幅度缩水。

  庄田主们真正能够赚到手的灵石,和他们现在预期的数额之间,会有巨大的差距。

  孟周甚至一度怀疑青玄宗有没有可能提前预见到这种变化,庄田主们也将是继职业者们之后,第二批被其狠狠收割的对象。

  一阶灵植的生长周期比二阶灵植更短,大多一阶下品灵植更是能做到一年一熟。

&ems,他继续询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