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神话(充军)第1/3段
“这是?!这些东西…赵府令是从哪里来的?”
蒙恬翻看完手里厚厚一叠资料,惊疑不定地看着易华伟。
作为常年跟匈奴骑兵交战的将领,蒙恬自然明白马镫、马鞍、马蹄铁对一个骑兵的战力提升有多大。
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开始大规模扩充骑兵。秦国在边境地区分置“外黄门”、“内黄门”两大骑兵营,每营有三千名骑兵,同时还有“侯服骑”、“千人骑”等特种骑兵部队,总数达到了五万以上。
在装备上,秦朝的骑兵也配备了更为精良的马匹、盔甲、长枪、钢剑等武器和防护装备。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曾下令将马匹进行分类,按照品种、年龄、体型等因素进行划分,以便精准配置给相应的骑手。此外,秦朝的骑兵通常还会配备强弓硬弩等远程武器。
但秦军的骑兵部队是以轻骑兵为主,快速机动,强调游击战术,能够在战场上进行突然袭击、追击和破坏敌军阵线等任务。同时与秦军的步兵、车兵等其他作战部队相互配合,形成严密的立体作战体系。
秦朝时期的骑兵数量、装备和战斗力都有很大提升,成为了秦国的主力部队之一,对于秦国的统一和扩张发挥了重要作用。
骑兵,是冷兵器时代的王者。谁拥有一支精良的骑兵部队谁就能纵横天下。但骑兵的作战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跟随着骑兵装备的发展而一步步演化,最终在蒙古帝国时期达到了巅峰。而决定骑兵作战方式最重要的一个装备就是——马镫。
有过骑马经历的人应该知道,骑马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奔驰起来的马上保持平衡就不容易了。
再想象一下,骑兵们如何在奔驰的战马上挥舞兵器高接抵挡、突刺劈砍呢?所以最初的骑兵,很少参与肉搏战。都知道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骑射”才是骑兵最初的主要作战方式。
大秦的骑兵既要有较好的弹跳能力上马下马,又要靠双腿的力量夹住马的肚子,还要有腰臀力量和技巧保持平衡,让自己可以稳稳地骑在马背上。同时还要腾出至少一只手用矛去刺敌人,所以需要较好的身高、体能、素质、训练。所以说,这时期的骑兵,不仅是个技术活,还是极少数优异人材的专利。
想想,秦国近三千万人口,百万虎贲才挑选出五万不到的骑兵,不是没有马,而是没有骑士。
《史记》关于长平之战记载得很简练:
…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
这里的“五千骑”就是指的秦军的轻骑兵。骑兵对马的驾驭能力有所加强,但大多数骑手们的双手仍然不能解放出来。轻骑兵依然不能装备杀伤力较强的冷兵器,只能携带轻弩、短刀、短矛等。
如果这个时候的骑兵需要射箭、射弩,那么大多数骑兵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在骑马跑到距离敌军敌营一定距离的时候,骑兵们会跳下战马,拉弓架弩,然后射上一两箭,最后迅速跳上战马离开。因为他们要当心敌军的强弓和掷矛手。
这时候的将领们还没有意识上“爬上战马”、“跳下战马”、“双手不解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以马镫或者类似马镫功能的东西并没有发明出来。
因此,没有冲击力强、杀伤力强的骑兵,更不会有重装骑兵,至少在西汉以前,没有类似于马镫功能的工具,骑兵们只能承担侦察敌情、骚扰后勤、借助天堑阻断和偷袭空虚敌营的战场功能。
而在马镫没有发明之前,不仅骑兵的作用发挥不出来,就是战马也一样。比如给马匹安装护甲、尖角等就显得多余了,骑兵作用不大,不用额外花钱装备马匹。
可以说,易华伟拿出来的双边马镫将会骑兵成为冷兵器时代步兵的梦魇,战争的主角,导致战争逻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而马蹄铁不仅可以加固马蹄,有效隔离地面坚硬的物质防止马蹄磨损,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延长战马的寿命。
有了可以全力冲刺的战马,以大秦骑士的身体素质,加上双边马镫,解放双手后的骑士,可以更长时间地骑着战马,挥舞着长刀,可以随时在马上背上拉射强弓,成为真正的“马背上的民族”,震撼和鞭挞整个世界。
“呵呵~,我说我是做梦的时候有个白胡子老头教我的你信不信?”
看着一脸震惊的蒙恬,易华伟笑了笑:“你应该知道,我跟易小川来自同一个地方。这些东西,在我们那里连小孩子都知道。”
“这…这不可能!力强的骑兵,更不会有重装骑兵,至少在西汉以前,没有类似于马镫功能的工具,骑兵们只能承担侦察敌情、骚扰后勤、借助天堑阻断和偷袭空虚敌营的战场功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