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故里无故人第3/4段
所以长江中游的水灾其实是真没办法,下游那边还能找东海帮忙泄洪,中游地区一旦长江的水都溢出来,水没地方去,那自然只能往岸上跑,百姓生活的地方全都变成一片泽国。</P>
不过九八年那属于特殊情况,水患比往年严重十倍不止。正常情况下,普通水灾,多围湖造树,多挖点水渠、水塘、水库泄洪,还是勉强能够抵挡。</P>
“多谢知院。”</P>
王罕得到了有效办法,十分感激。</P>
转运使王遥惊奇道:“没想到知院竟对荆南如此了解,下官也是久在荆南,才知道洞庭湖水患有多严重,却是不知道为何如此严重的缘故。知院一清二楚,莫非知院以前来过荆南?”</P>
众人都好奇看向赵骏,赵骏的资料其实也都传出去了,汴梁人,父母早亡,就一个独自,说是有天纵之才,所以官家特意提拔,让他位居宰辅。</P>
虽然不能堵天下悠悠之口,但至少这是明面上的资料,所以大家对赵骏为什么如此了解荆南十分好奇。</P>
“额”</P>
赵骏一时尬住,总不能告诉他们上一世自己就是湖南人吧。</P>
但好在他脑子转得快,便说道:“却是年轻时候来过南方一次,恰好遇到了水患,见识过之后,便也了解了其中缘由。”</P>
这个理由显然有些牵强,毕竟赵骏现在就很年轻,再年轻时候,几年前,那他岂不是只有十多岁?</P>
不过大家没胆子追问到底,王遥笑道:“难怪都说知院乃是万中无一的奇才,比之诸葛再世。仅仅只是来过一次,便了解其中缘由,下官等人,万不能比啊。”</P>
“呵呵。”</P>
赵骏笑了笑没说话。</P>
那是。</P>
要自己跟他们一样,这知院位子还怎么做?</P>
自然是与众不同,才能步步高升嘛。</P>
有了王罕开头,宴会气氛就更轻松不少,众人纷纷开口,讲了自己遇到的难处。</P>
像王遥遇到的问题就是荆南偏远,朝廷赋税沉重,让百姓负担很大。</P>
主要是别的地方交赋税,通过大运河可以直接运到汴梁,就算是四川那边,有多条河流直通长江,也比荆南方便。</P>
荆南这边除了湘江以外,别的地方都是深山老林,各地交赋税的时候,都由里正催交,然后走陆路送到潭州,再从潭州走湘江水路进入长江,最后送到真州去。</P>
这里面问题最大的就是各地把赋税交到潭州去,路途遥远,道路艰难,如果要保证每年赋税足额,就必须要比别的地方的赋税更高更多才行。</P>
百姓自然不愿意多交赋税,地方官员就会让里正催收。</P>
而作为里正,听着似乎地位很高,可在实际的服役过程中却很不轻松,若所管赋税不足额,或者逾期未收足时,则官府令服此役者自行填赔;若再遇苛克地方官员,应役者更是苦不堪言。</P>
这种情况下导致“民之役重者,自里正岁满为牙前,主典府库,或辇运官物,往往破产。”“多质鲁,不能检御舟人,舟人侵盗官物,民破产不能偿”。</P>
所以徭役伤民的问题非常严重。</P>
赵骏听了之后十分重视,不过他并没有立即给出解决方法,而是坦言需要亲自下乡去瞧瞧实际情况才行。</P>
很快宴会结束。</P>
翌日赵骏再次出发,但却不是往北去潭州,而是往西南向邵州而去。</P>
因为这次行程其实是他有私心,擅自更改了。</P>
不然按照正常计划,应该应该是从江南西路往南先去广南和广西二路,巡视了南方之后,再往北进入荆湖路,视察了湖南湖北,就可以坐船走长江进入四川。</P>
接着再从四川去关中,再往东去山西、河北、山东,最后从山东回汴梁,就算是在整个大宋的版图上转了一圈,巡视了所有地方。</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