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它竟然还会解题的(二合一大章)第3/4段
没办法,豆豆的横空出世在华夏造成的影响太大了。
苹果公司闹出如此大的动静,占据热搜还不到一个小时就被人抢去了风头。
现在华夏网络上基本上已经看不到讨论苹果融入chatgpt4.0这个话题了,大家都在讨论豆豆,甚至开始疯狂试探这玩意儿到底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能力。
比如能解数学题,是不是还会解物理题,如果连物理都会的话,那帮着写篇作文应该问题不大吧?
于是就连懂呼上,刚刚上热搜榜第一的问题“苹果跟大语言模型行业尖端公司openai合作,将给智能手机产业链带来哪些影响?”还没热乎半小时,就被其他关于豆豆的热搜一一取代。
“微博首个紫v博主乔哥与苏小妹的乖豆豆所展现的人工智能技术处于世界哪个层级?为什么?”
“你认为豆豆会是未来人工智能的雏形吗?”
“刚刚在微博上跟豆豆聊过之后,我竟然觉得这个小东西挺可爱的。所以豆豆这样的人工智能真的会毁灭世界吗?”
“为什么chatgpt4.0不会解数学题,但豆豆会解?有人能从两者不同的原理上分析一下吗?”
最离谱的是,以上问题都还不是热度最高的,热度最高的竟然是个擦着豆豆的边提出的问题,只不过这个问题登上热搜榜大概也就半个小时突然失踪了。
“谁知道豆豆这样的技术未来能否用在二次元硅胶娃娃上?如果能的话,估计还要多久?”
……
真的,这一条接一条的,让人目不暇接。甚至直接超越了chatgpt当年在华夏登陆时造成的影响力。
当然这也是有独特原因的。
毕竟chatgpt4.0火爆网络的时候,想要第一时间体验这款大语言模型,还是有门槛的。
不是每个人都懂如何申请这款软件的账号。
更别提具有华夏特色的搜索引擎还会经常把许多电脑小白直接带上歧途,人家是想体验chatgpt,结果被带到了顶着chatgpt名号疯狂打广告其他入口的比比皆是。
但豆豆就不一样了。
出道就成网红博主。想要跟豆豆交互不需要了解复杂的网络知识,也不需要用不靠谱的搜索引擎去找官网,只要注册一个微博,然后在评论区互动就能第一时间体验人工智能的语言魅力。
对潜在用户的友好度已经被拉低到无法更低的程度,而且用户体验反馈还极好,起码豆豆的路人缘摆在那里。
少部分人哪怕不爽,也根本撼动不了豆豆的地位。
可以说苏沐橙的一时脑洞大开,直接打造了一个互联网奇迹。
所以苹果华夏自然要第一时间通知自家的总裁大人,此刻所面临的困境。
好在蒂姆·库克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尤其是当他看到苹果华夏紧急发送来的图片中竟然还有人工智能微博评论区直接解数学题的图片时,立刻将这些图片发给了一位他最近认识不久的一位人工智能专家——openai的架构工程师菲利普·赫克斯。
“嗨,菲利普,看到我刚才发给你的图片了吗?”
“当然,不过我不太明白,不算很困难的一道题目,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如果我告诉你,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一个ai系统在很短的时间内给出的回答,你有什么想法?”
“极短时间内?嗯……如果你没在开玩笑的话……我很难想象。因为这已经超过了我们正在研究的ai—lean。我不知道你是否知道lean,这是微软2013年推出的一款旨在帮助数学家解决数学问题的专用ai软件。
最近我们用它解决了两道奥数难题,文章发在了《科学》上。但如果跟这个题涵盖的范围比起来……你应该是弄错了。这个领域我还从没听说过有比lean更领先的软件。”
听了菲利普这番话,蒂姆·库克没有辩解什么,他甚至懒得告诉对方,这样的图片还有很多。而是继续问道:“那么菲利普,如果我说这是一个大语言模型在很短时间内给出的答案,甚至还同时给了许多数学问题的答案,你是否觉得更不可能?”
“哈哈,库克先生,别开玩笑了,你不懂技术。我们必须得承认有为的群智智能语音的确出乎了我们的意料,但你如果了解自然语言框架模型底层的逻辑就会知道这根本不可能!
事实上,大语言模型很难理解数学语言。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有了chatgpt,却还要研究lean的原因。两者的逻辑并不一样,后者使用的神经定理证明器,更重视字符串的转化。”
“非常感谢你为我解惑,菲利普,我的朋友,谢谢你。”
“不必客气,库克先生,举手之劳而已。如果没有别的事,那么我还要忙着制定下阶段的试验计划了。”
“当然,再见。”
挂了电话,蒂姆·库克毫不犹豫的拨通了另一个电话:“苏菲,今天我要减持6,哦,不,八千万美元的苹果股票……对,不管用什么方法尽快完成交易……好吧,帮我找个理由……也许我只是想做慈善了,要把这笔钱捐出去呢?……嗯,交给你了!”
说完,蒂姆·库克面无表情的挂断了电话,随后拧眉陷入思索之中。
他第一次开始思考将产业链转移出华夏的决定是否正确。
另外他已经刷新了长期担任一家世界级公司ceo的记录了,是否还应该坚持下去?
……
华夏,西林。
李建高体验到了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感觉。
他既然知道了乔泽的新论文今天将在《数学年刊》上发布,回学校后,自然也第一时间下载了论文开始研究。
在他看来起码今天晚上会是很平静的。
不管乔泽的论文再出彩,也得读完才能开始讨论。
看了乔泽这篇论文的标题跟页数,李建高便能肯定,没有一周甚至更长时间的沉淀,数学界根本没法对这篇论文下定论。
真就像丹尼尔在脸书上说的那样,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第一时间读懂这篇论文的。
这玩意也要时间去解读。
具体到某个引理的证明过程,想要看懂需要了解诸多的数学概念跟公式。
就比如李建高,也看不懂。
不过这到没什么需要惭愧的。
毕竟乔泽这篇论文前面的引理主要是关于偏微分方程这块的工具,跟李建高浸淫的方向并不一样,需要时间去熟悉而已。
正经数学家,不会在人工智能的语言魅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