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洛神赋图的秘密(上)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以往,人们的画评,都是说顾恺之利用了山石、林木、河水等作为背景,来表现不同的情节。但是仔细看就可以发现两个问题:

  第一,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和六卷画是不符合的,也就是说,画中的时间是有些错乱的。第二,从画中表现的空间来说,以往人们只将其理解为洛水之滨。但从画面的丰富度来说,实际表现的范围要远远超出这个地理概念。甚至画中的一些背景根本就不是古代中国所能找到的。

  如果真的把它当成连环画来看,你反而无法理解画面中的故事情节。时空的错乱和奇诡的想象是这幅画最大的特点。你们可以想象当年顾恺之作画的依据是什么?”

  “我曾经和国际上一些当代的抽象派大师请教过,他们自认为作画的时候更多的是靠着一些感觉的牵引,布局、主题、人物、故事这些要素都是跟着感觉随意而为,这种状态和宗教中的空明或者吸毒后的意象倒是有些异曲同工。”

  “所以,我把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拆解分析,然后再从总体上用心去感受,最终的感觉是如在梦中。从历史记载来看,顾恺之并不喜欢吸食五石散之类的,但是他对神仙之道却很向往。所以,这幅画的主要内容应该是梦中所得。”

  听完陈洁的这段话,李旦和amy若有所思,回想一下,那副画确确实实像陈洁所说的一样,根本就没有现实的写景,不论是河水、树木,甚至是天空上的祥云和仙子的衣衫都与历史的记载有很大不同。对于画工已近鬼斧神工的顾恺之,肯定不是失误,而是故意为之,这个故意为之甚至带有一点率性而为的感觉。

  这一点即便是完全不懂画和历史的人也能感觉出来。

  陈洁没有太多停顿,接着说道:

  “如果前面的假设成立,那么这幅画所表现的肯定和现实无关。有人说画家是根据曹植的《洛神赋》想象着画出来的,但是,《洛神赋图》所表现的故事只是和《洛神赋》类似,并不能一一对应,这件事已经很早就有人在质疑了。

  如果当年顾恺之确确实实要按照洛神赋来作画,用画笔把其中的故事描绘下来,对他并不是一件难事。可为什么他会悖离一些文章中的描绘,而另辟蹊径呢?

  之前,我一直以为是画家是要超越前人,表现出自己的艺术想象力。但是几年前在和云大师谈起这件事的时候,他给了我另外一个答案。

  他说禅宗最讲究的是悟,比如六祖慧能,虽然之前完全不识字,但是听到《金刚经》后,脑海中立刻形成万千佛法,我心即佛心。不但能够开口讲经,而且每句话都是直指人心和佛的根本。

  感谢支持,求收藏、求扩散、求推荐票!

  感谢每一位给予《亡灵信号》关注、收藏、投票的朋友,你们的每一次认同都是我前进的动力!!!...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