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平战起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宗训知道,高平之战是父亲流传千古的英勇战绩中最璀璨最惊险的一场战役,前世未曾参与其中,只道听途说,凭史载想象了几回,如今有幸置身其中,只觉激动不已,心潮澎湃。

  在郭荣与王朴等人商讨军机要事之时,郭荣本拟命人送他回寝宫,宗训却赖在一旁不肯走,振振有词道“爹爹与王先生都是训儿的老师,学本是为致用,如今有现成的实例,请爹爹准许训儿在一旁学习。训儿保证不打扰爹爹、老师,和诸位叔伯!”

  众臣在文德殿见到宗训早习以为常,对郭荣没有再出声赶他回去也不以为奇,自顾自开始讨论。此时殿中参会的都是郭荣的藩邸旧臣,除了王朴外,还有曹翰、张美、王著、袁彦、赵匡胤、曹彬等人。郭荣开门见山对这些人道“朝中众臣对朕此次亲征均全力反对,朕一力坚持方定下此方略,此次召汝等前来,一是为了讨论兵事,一是为了嘱托诸位务必把握建功良机,在座的都是朕从前便精挑细选的良才,只不得崭露头角的机会,此次出征,于朕,于诸位,都是挑战也是机会。”

  众臣诺诺称是,王朴首先出声,他在这个小圈子里,除了郭荣外,一直是处于领导者的地位,颇有威严,但与其余众人都不甚亲近,就是一位高高在上的领导。王朴道“陛下圣明,现如今,朝廷众臣多因陛下新立,威信尚薄,导致诸多政令不甚通畅,禁军也小问题不断,汉辽此次寇边,正是陛下立威的良机。只是如今穆令均战死、汉辽来袭的消息已然传开,百姓们饱经战乱之苦,刚平静了没几年又要兵悬头顶,民间惶惶然之气氛甚重,此外,禁军久疏战阵,许多勇武之辈在京师这花花世界消磨了锐气,战力下降许多。臣以为,在陛下出征前,需得做三件事:一是稳定民心,一是招募勇武新军,一是确定出征将领。”

  郭荣闻言点点头“先生所言有理。”

  曹翰不甘落后,侃侃而谈“陛下,臣对出征兵事有些许看法,臣以为,我们应兵分三路,以国丈为东路主将,以郭崇为副,领兵由磁州固镇赶赴潞州,直接救援李筠;命王彦超为主,韩通为副,领兵取晋州路东向邀击;再从禁军高级统领中选得力之人,会同滑州白重赞、郑州史彦超等分头进击,如此对敌军形成包围之势,臣建议陛下直接奔赴泽州,因泽州在潞州与汴京之间,进可攻退可守,实在是必争之地。”

  郭荣等人对曹翰所议都纷纷表示赞同,宗训的小脑袋拼命运转,国丈,那就是自己的外公,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郭崇是澶州节度使,正好是在潞州东部,王彦超乃是河中节度使,韩通为陕府节度使,正是在潞州西南,加上中路自汴京、滑州、郑州等地出兵,可以说是十分稳妥了。

  开了热议的氛围,众人也不再矜持,有什么好想法通通都表达出来,宗训觉得还颇有头脑风暴的样子,成果也十分显著,比如王著提出的“东路主将,以郭崇为副,领兵由磁州固镇赶赴潞州,直接救援李筠;命王彦超为主,韩通为副,领兵取晋州路东向邀击;再从禁军高级统领中选得力之人,会同滑州白重赞、郑州史彦超等分头进击,如此对敌军形成包围之势,臣建议陛下直接奔赴泽州,因泽州在潞州与汴京之间,进可攻退可守,实在是必争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