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官声与民意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小薯说:“‘首效日’应该是袁县长的得意之作吧?”</P>

  秦时月听了,摇摇头,说:“是他身边之人想出来的也未可知,但至少他是同意的,要不推行不了。一个地方,如果热衷于搞这些太虚太假的东西,就不妙;全国上下如果都兴这一套,那就糟了……这样吧,小薯,每月一号,你都帮我安排实实在在的工作。哪怕是下乡去帮老百姓种地,也比在会议室立正、敬礼、喊口号要强。封建社会的那些皇帝,就是被奸臣小人捧死的。多少英雄豪杰、王侯将相,沙场征战没倒下,却倒毙在马屁精的口水和唾沫里。”</P>

  “可是这样的话,可能又会影响他们对你工作的评价,弄不好还会给你穿小鞋。”张小薯担心地说。</P>

  “如果他们想,那就给我穿吧,穿到穿不上为止,”时月平了平呼吸,说,“接下去我们要全力侦破‘落樱’计划,找到‘燕之书’,否则很可能被日特抢了先机。日本人愚忠天皇,也没设什么‘马屁日’。他们只重效率和结果,所以能对全世界的好东西——譬如中国的文化,西方的现代科技等等——兼收并蓄。他们重实际的利益,我们重虚幻的荣光,这也是几百年来彼兴我衰的重要原因。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啊。寻找‘燕之书’一事,应该就是日本人‘落樱’计划的核心内容,我估计他们早就在行动了,只是没找到点子上。我们得快马加鞭。你跟秘书室说一下,以后,那些什么视察、慰问、出席典礼之类,我一概不参加。有袁县长代表就够了。我要集中全力保护国宝。”</P>

  张小薯开心得直拍手,说:“秦大哥威武!我就喜欢跟您在一起,做实在人,说实在话,办实在事!”</P>

  秦时月抬手制止,说:“小薯,有三句话我要跟你说。第一句,称呼我,不要用‘您’这个字,用‘你’就行。‘您’是北方的称呼,我们可以有所取舍,要不兄弟之间就生分了。第二句,不要戴高帽。我没你说得那么‘实’,也有认真过头的时候。那个时候,你要提醒我,别让我把尾巴翘起来。第三句话,帮我调一个人。要将金不换调到县政府秘书室来。他是读书人,又是个重实效反形式的实在人。县政府需要这样的人。他以前在保安团不受重用,内心憋屈,现在,凭他的正直,也只有埋头拉车的份,我得拉他一把。你呢,是武的,又是我弟弟,别想着当官发财,安心跟着我查案子就行。”</P>

  小薯说:“秦大哥,我记住了。不过,那马有福不在了,金不换现在所有工作一肩挑,哪里还能脱得开身?”</P>

  秦时月听了,点点头说:“你说的也是。不过,这管不了。‘死了张屠户,就吃带毛猪’么?让保安团另想办法,反正姓庄的又不想做什么事。不能埋没了有才的好人,不能见死不救。何况,县政府需要这样的人才,要服从大局。”</P>

  小薯说:“团长,跟着你做事,心里温暖。你总是在为别人着想。”</P>

  时月说:“我又没有什么好处给你们。我做清官,你们变‘清兵’,惭愧啊!不过,唯一可以自慰的,就是大家可以安安心心地睡觉,坦坦荡荡地走在阳光下。”</P>

  “我要的就是这一些。我不要那些见不得人的好处,也不要出卖良心换来的荣华富贵。”小薯说。</P>

  “好,这才是我的好贤弟!等会准备一下吧,明天一早出发前往燕落村。”秦时月说。</P>

  说话间,两人已来到宿舍下。</P>

  调到县政府以后,时月与小薯的宿舍搬到了鹤山脚下,既傍山,又近江,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香气。</P>

  早晚,时月都会带小薯通过山径来到山上树阴下练功。寂静的山林中,空气清新,鸟声婉转,心特别安静,得气也很快,练功效果特别好,功力也与日俱增。</P>

  这夜,时月与小薯反复回想那天见到的“铁拐李”的一些动作招数,竟在那旋子基础上,发明了一个“大鹏临风”的动作。</P>

  这个动作,是在腾空分腿双踹的同时,双手再击,这样就可以同时打击周围的多个目标。少则四个,多则以手中兵器而定。如果使的是祖先秦琼一样的双锏,挥舞起来,那就可以打击一大片了。</P>

  小薯由于弹跳力不够,腾空高度不够,做不出来,所以时月先让他学习打旋子,既像“铁拐李”一样,人起在空中时,脸是朝下的,身体转一圈后落地。这个动作的目的是回避敌方对自己下盘的攻击,同时转守为攻,实现双腿的连环踢和身体的位移。它主要是利用起跳时的惯性和身体的协调性,所以一般人都能做出来。但要像“铁拐李”一样做得又高又飘,就需要超强的弹跳力了。</P>

  练功的舒爽,让两人不厌其烦,乐在其中。</P>

  旧檀有《民国饭桶》诗云:</P>

  几大草包天下知,</P>

  每逢大战必折戟。</P>

  蠢才无用口如蜜,</P>

  断送江山未足奇。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