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大同第1/2段
屋里传来几声咳嗽,过了好一会儿,一个清俊瘦削的中年男子才开门走出来。
他在门口顿了顿,眯着眼睛看清来人,这才走上前去把虚掩的木栅栏打开。
那木栅栏门只到人的半腰,院墙也很低矮,外面的人扭头就可以看见院墙内的情况。
民信局的伙计显然认识他,见他过来便咧开嘴笑,“潘相公,你家又有信来了,这一次是从江西广信府寄来的。”
潘洪谢过他,接过信时正在努力回忆,他有什么亲朋在广信府?
他照常纠正伙计一句,“以后直呼我名字即可,不要叫我相公,你若不嫌弃,叫我潘叔也可以。”
伙计笑吟吟的应了一句,下次来还是那么叫。
他们掌柜可叮嘱过,对客人要客气,尤其是流放村里这些人,虽然多是犯官及家眷,但只要不是犯了死罪的,谁知道什么时候就被调回去重新启用?
所以,宁愿多笑笑,多弯弯腰,也不要得罪了人,将来莫名其妙的没了生意,甚至脑袋呀。
潘洪送走伙计,这才边回屋,边仔细打量手中的信封。
他眉头紧皱,觉着信封上的字迹极为眼熟,怎么好似他那小女儿的笔迹?
潘洪不太确定,一边拆开信,一边安慰自己,可能只是字迹相似,不应该是小女儿。
信一展开,从中飘出一张薄薄的银票汇单,他扫了一眼,竟有一百两。
他顾不得细看,连忙去看信。
信一展开,看到更多的字,他的心就一凉,他扫了一眼信的开头,直接翻到信尾看落款。
心沉下,竟真的是筠儿。
待信看完,潘洪的眼泪都快下来了,“她怎么一人去了广信府?还修道……老二一家呢?难道我的事还是牵连了老二?那母亲她……”
潘洪忍不住跺足“哎呀”一声,急得团团转。
偏生小女儿是诈死的状态,不然他还可以光明正大的回信询问,或是去信问其他亲友。
那孩子在信中多用隐喻,是不是也有此顾虑?
不知老二情况,这事该问谁呢?
“三清山修道?莫非是跟着当时见的三清山俩道士走了?”一时间,潘洪脑子里闪过各种可能。
他的事牵连了老二一家,小女儿逃出来遇到了两道士被他们带走了?
或是老二一家害怕小女儿的事暴露,把小女儿给两道士,让他们带走了?
总不可能是女儿有修道的天赋,被两道士一眼相中给化走了吧?
可当初他只请他们看顾一下潘家,最好护送潘家回常州府去,没让他们把自个女儿化去做修道啊。
潘洪内心煎熬,既担心女儿真的出家做道士去,又希望是第三种,这样潘筠的情况至少不是最糟的状况,至少意味着背后有老二一家做后盾。
他又细细地把她的信看了一遍,再去看那张汇票,想的更多了,她一个孩子,哪来这么多的钱?
还说什么有困难就给她写信,她来想办法。
一时间,潘洪心里想的更多了。
“爹——二叔给我们来信和东西了。”一身短打的潘钰抱着一個包袱就跑进来,后面跟着扛着一个大包裹的潘岳。
潘洪连忙起身,“信呢?”
潘岳将肩上的麻布袋放下,从怀里找出信递上去。
一入手,潘洪便知道这封信被拆过。
他脸色微变,但没说什么。
犯官便是如此,尤其他这样得罪了锦衣卫的犯官,对方会时不时的拆查与他来往的信件和东西。
虽然他们做得隐蔽,可谁让潘洪以前是督察御史,也是干这个的呢?
潘涛回到常州府老家了。
安顿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潘洪写信,隐去潘筠,他将这一月来发生的大事都写在信中,并不避开锦衣卫监察。
这些事情一查便知,他不过是如实告知兄长而已,锦衣卫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信中说,自潘洪流放后,他们一家在京城难以为继,本来就决定回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