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影评第1/2段
祈祷后万里晴空
—《天气之子》
《天气之子》谈不上是一部没有争议的好电影。说起来我本来想借着新海诚新片上映的机会,推荐他之前的《追逐繁星的孩子》。直到中午12:10电影院里的灯光重新亮起的时候一旁的朋友发现我仍然没有完全停止流泪,她问我还好吗,我说没事,我只是决定影评写《天气之子》。
没有人会否认《天气之子》的画面很美——这已经成为了新海诚身上最浓重的标签。但,很多人不喜欢他的剧情,他们说它俗套,说它价值观不正确,说少年人的自私选择没有逻辑,说谈个恋爱牺牲一座城市的戏码令人生厌。大概是这样吧。可是,我始终觉得,拿现实社会的一套标准去解读这样一个奇幻的世界,未免太残忍了。
说到底,只有画面美是无法真正打动人心的。更加深刻的美学体悟是情感。
神明
你秉持着一贯的唯物论对我说,世上哪有什么神明。
一直以来非常敬佩的一点是,日本动漫总能将他们的民族文化和气质糅合在其中,无处不在的烟火大会、盂兰盆节,大大小小的神社。好像人们走在路上,总能碰到这样奇妙又虔敬的事物。同属东方文明圈,看着这些相似的精神气质体现,大概会更容易受到触动才对。
东方文明始终没有发展出一个像样的一神教体系。我们的世界中没有上帝,而是一个模糊的、奇妙的“天”。“天”曾经寄托了我们对未知的、神秘的更高力量的全部向往,对于天,人们心中多多少少总有一个模糊的形象。只是天在我们的文明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现代人在水泥森林中已经渐渐忘记了。真正对天、对神明抱持着虔敬心情的,只剩下老爷爷老奶奶了。
可是你看,分明有天,有晴女。
大地对人类而言,是触手可及的。它的泥土的温度,它的坚实的质感,我们都熟稔。天不一样。天是未知,是神圣和秘密,是神明所在的彼方。人类对天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认识却始终是如此局限。天上也许真的会下鱼,也许有龙,也许是一片虚无。头顶的广阔的空间里有太多太多想象和可能。
而我们总是急着否定我们所未知的一切。
下雨了。雨是天和我们唯一的桥梁。或许是神明在向我们传递什么信息,我们没有懂。那么多美景,最后最震撼我的却是屋顶的古老壁画。艳丽夸张的色彩背后是先民对自然和神明的最大胆最虔诚的想象。那时候我们有天气巫女,身边的一切都住着神明。这恰恰是东方哲学的特色——一切事都有灵,一切事都可敬。
没有人愿意祈祷,就没有晴女了。
少年
你说这是中二。我笑了笑,是就是吧。
有时在想,日本的动漫究竟打动人的地方在哪里?想来想去,日本民族往往被认为是压抑的,却在动漫世界里意外的有少年气。我们说他们中二也好、幼稚也好,少年人不就是该有少年人的豪情吗?这样看来人们拿宫崎骏和新海诚作对比的念头是不太准确的,宫崎骏的动画所含的情感是童趣的,新海诚的动画里则是少年感。
真实的生活终归是有些无趣的。没有超能力,没有地球危机,我们只好在日复一日的课本和作业堆中长大,接受着名为“经验”的社会规训,最终长成社会所期望的人——规范的、现实的、刻板的人。他们说,我们只是长大了。我们没有后悔的权利,只能接受时间的安排。
可是阳菜和帆高还是少年嘛,少年人应当有少年人的特权。他们是可以被允许有那么一点点任性的。他们做出选择可以不用顾虑太多,肩上还没有那么沉重的包袱,还可以不顾一切的执著一次。那种想要坚持什么、想要争取什么的勇气,在我们的心里已经埋了太久太久。谁不想成为夏美那样的大人呢?依然可以随心所欲,不计后果。可我们最多成为圭介那样的大人吧,在两者之间苦苦挣扎,放不下心里的渴望又抛不掉肩上的担子。更多人彻底埋葬了自己的心性,接受了社会的规训,转过头来,变成了规训的一方。社会总是这样发展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