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340宦官擅权,始于英宗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来人发现王振正在那里大发脾气,自比为周公,说“周公辅成王,我独不可一坐乎!”

  朱祁镇连忙叫人打开东华门的中间大门,让王振来参加宴会,还没进门,在座的百官也赶忙起来迎谒。

  看到这一幕的朱元璋双眼有些迷离。

  真他娘的成赵高了是吧?

  就差没整一出指鹿为马。

  连皇帝都要怕一个宦官不高兴,这他娘的叫什么事啊!

  朱元璋恨不得脱下自己的鞋子,扔到巨幕上。

  此后,太皇太后张氏病故,最能控制王振的人死去,杨荣也先死了,杨士奇因为他儿子杀人被捕引咎辞职,就剩下年岁最大的杨溥势单力薄。

  王振由此无所顾忌。

  他迷信佛教,更喜欢钱。

  仅仅春夏两季就发卖了两万以上的度牒,搞得北京街头上布满了和尚道士。

  不仅如此,还公开卖官鬻爵,收受贿赂。

  搜刮来的钱财建造的府邸,富丽堂皇程度,不比皇宫差。

  王振站在后宫,亲眼看着宫人把朱元璋所立的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禁碑给除去了。

  朱元璋一下子就站起来了。

  看了那么多宦官专政,总算是寻到由头了。

  原来根子在这,如此光明正大的除去这事,简直是触碰到了朱元璋的底线了。

  他青筋暴露,恨不得把王振给千刀万剐处死,夷九族!

  饶是朱元璋如此气馁,可巨幕当中的王振自是大权独揽,广值私党。

  公侯勋戚都喊他为翁父。

  朱元璋又一屁股做了回去,这帮公侯勋贵的子孙也如此差劲呐!

  大明这是怎么了?

  哪还有开国时期,人人都奋勇杀敌,想要搏杀出一个名头来?

  明朝宦官专权,从王振始。

  朱元璋开始研究王振是怎么把大明权力给搞到手里的。

  首先,便是他建立了对皇帝的个人控制。

  王振曾是皇帝登基前的启蒙老师。

  后来,当年逾古稀的端庄的杨士奇负责朱祁镇学习经典的工作,并在讲课向新帝讲解国家和帝国的重大事情时。

  王振作为新帝的启蒙老师,继续施加影响对他进行控制,领这个儿童去观看更有兴趣的北京守军的训练场地。

  对幼小的皇帝来说,这个宦官依然不折不扣地是他的先生。

  其次,他需要盟友。

  这名司礼监的宦官能够争取到一批政治上的追随者,那些趋炎附势的官员都谄媚于他,还想给他当儿子。

  当太皇太后在世并能弄死他时,王振是谨慎行事的,并能假装听从资深大学士的意见。

  但她死后,他说服年迈的大学士们,不要积极参政而把起草诏令的沉重负担转给他人,企图是把内阁的职责集中在他自己之手。

  朝廷尊敬他,听从他,奉承他,主要是因为年轻的皇帝仍敬慕和尊重自己以前的老师。

  而且王振也比后面那几个宦官聪明,懂得怎么更好的控制皇帝。

  由此才能在大明上蹿下跳。

  宦官乱政的后果,朱元璋已经看了不止一次,但每次都让他极为生气。

  他明明已经做了那么多的安排,怎么这后世子孙都不听话!

  堂堂天子,竟然任由下面的宦官来代替天子行使权力,把大明上下搞得乌烟瘴气!

  他一个阉狗连驸马都敢弄死!

  真是岂有此理。

  朱元璋愤懑之情溢于言表。

  以前那些弄权的宦官,朱元璋都没见他们把自己立的石碑给去掉。

  如此一来,就算是后世皇宫再复立此禁碑,那跟司马懿在洛水放屁有什么区别?

  先前朱元璋对于宦官虽然有所防范,但并没有过于严苛,只不过是借机惩罚了一批宦官,让他们日日夜夜胆战心惊的,不敢不老实干活。

  为了以防万一,今后这宫里的宦官,怕是不能再有能进来的。

  更不能再让他们读书识字!

  本章完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