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336朱棣可没领会他爹的意思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每十年一造,经核定后,一式四份分别送户部、布政司、府、县,以作为征派钱粮、佥发徭役的依据。

  地方官府必须及时把土地产权变更情况记录在内。”

  “陛下,此法大善。”

  胡惟庸连忙吹捧了一句,尽管这种模式在应天府已经实行很多年了,就是没有合适的机会推广到全国去。

  最主要的是还是籍属,主要分为军民匠三大类。

  “那便从今年开始重新厘定。”

  朱元璋也懒得多废话,其实这种造册的事情,他很重视上面的真实性,也是因为空印案大怒。

  反映地方政府真实收支状况的财政账册,居然可以临时填写,而且在填写之前就已用印,这意味着具体经办人员无论怎样填写都已经被上面的主管官员认可。

  如此一来,朱元璋想要通过财政账册来监控下级政府及具体经办官员的目的,显然达不到。

  可是在实践操作中,如果不使用空印,账册制度运行就可能成本过高或者根本不可行。

  就像空印案中存在的重造账册的可能,以及上解钱粮的路途损耗等问题。

  “在这些年登记的时候,朕没少发现这些奸滑之徒瞒报漏报。

  尤其是两浙富户,畏避徭役,往往以田产诡托亲邻田仆,谓之铁脚诡寄,久之相沿成风,乡里欺瞒州县,州县欺瞒府,奸弊百出。”

  朱元璋一想起这事就十分的恼火,又时不时的让他想起空印案这件事。

  他们全都该死!

  要不是标儿心善,朱元璋可是想要把那些人全都杀了,而不是只杀了几百人,其余大多数官员都被发配到凤阳去干苦力。

  可以说在明初这段时间内,凤阳的读书人和曾经的富户那可太多了!

  属实是儒家聚集地了。

  大家都有着共同话题。

  朱元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直接采取奖励受寄之家出官首告,就将本田赏给他,永为己业的法子。

  既然要送别玩什么假送,你跟朕说,朕直接把这块田地真的送给你。

  只要你按时交税,剩下的全都是你的,用不着再看人脸色。

  朱元璋的这一套法子是把人限定在土地上,从而实现赋税和徭役的世代进行。

  同时对于地主富豪隐瞒土地,规避赋役,也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但是诡寄之风依旧盛行,朱元璋的这条奖励法子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陛下,有关监察制度,臣突然有些想法。”

  胡惟庸坐在天子身旁开口提了一嘴。

  “嗯,尽管说。”

  朱元璋打出一张牌,今天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缓解王布犁的戒备心里。

  可惜这小子说了这么多,七扯八扯的就是不放下戒心。

  朱元璋是真不知道这小子再防备什么。

  “御史台皆是查询官员,对于百姓探查的不多,如今各地又设立了布政司。

  莫不如设立一些监察御史,正九品,在各地探查军屯之事以及民间百姓之事。

  为了防之有人诓骗陛下,最好设置一明一暗,方能更好的体察民情。”

  胡惟庸的建议在朱元璋听来,还是蛮不错的。

  “嗯,有道理。”

  朱元璋应了一声,那些被派去北方历练的国子监学子们,也同样有这個作用。

  正九品官职不高,不如地方知县。

  但是能直接给天子上书汇报所查所见,也有了那么一丝的钦差的意思。

  洪武七年的时候户部统计过大明各地开垦荒田有九十二万多顷,但是今年被工部的一个官员给抖露出来了。

  于文明下去指导修路后,顺便就看了看周遭的田地,结果是土旷民稀,垦辟有限,所在的官员多是责令里甲增报亩数,以此来增加自己的政绩。

  谎报政绩这种事,在封建王朝是难免的。

  只要我升迁了,哪管后面继任的官员能不能按照田册收上税来啊?

  “好需要好好研究一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