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你安排托了?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一石激起千层浪。

  王布犁可谓是开了全地图的嘲讽。

  于是群情激奋,还有辱骂他不过运气好当了天子的女婿,他一个四书五经都不懂的人,如何敢来嘲笑他们的。

  朱元璋对于学子们辱骂的前半部分很是满意,对于后部分却是不认同的。

  前两届的进士们为官后,多是不务实,一丁点法家的理念都没有。

  朱元璋是要用儒家来统治百姓,但真要做实事还得靠着法家的制度。

  甚至科举这个制度都是属于“法家”,只不过给披上了一层儒家的外衣。

  因为光是考试不聊道德这件事,就不像儒家了!

  科举是有利的打破世袭制,面向“大部分人”的选官,以此来平衡朝廷血脉的统治。

  法家是喜欢办实事的老实人,而不是喜欢儒家的那种“善于空谈的道德完人”。

  所以朱元璋才会急切的制定大明律,并且还要进行更改完善。

  科举考试并不会考你的品德,也不会考你对圣贤之言的实践,就是皇帝给你一个当高级牛马的机会。

  这些官员有几个是道德高尚的贤才呢?

  执政这么多年,朱元璋就遇到宋濂这么一个让他感到放心的老实人。

  两袖清风的臣子朱元璋很喜欢,但他又不喜欢儒家推崇的圣人。

  如此一来这种臣子身边便会容易聚拢人心,成为吏治的隐患,进而威胁皇权。

  像王布犁这种人他用着极为放心,不说什么是前往仙境的钥匙,光是他办事有手段,但又容易得罪人的举动,就让老朱十分的满意。

  有好手段,但也有不少缺点。

  王布犁这种臣子,他想要好好生存,就只能选择依靠皇帝,成为孤臣,而不会去结党营私。

  否则这种没有缺点又喜欢办实事的臣子,依旧会让皇帝感到难以控制。

  就算岳飞他没有打出迎接二帝回来的口号,但他自己个人德行极好,还约束士卒不去胡作非为,当真不让老赵家放心。

  你一个武将在大宋朝如此好的名声。

  你想要做什么!

  朕都不敢往深处想啊!

  萧何那么有手腕的一个人,还要靠着主动腐败来败坏自己的名声,才能让皇帝放心。

  赵匡义杯酒释兵权后,还叫武将们好好享受享受,不要把心思用在朝政上,如此才能让许多人安于享受,没有了那份想要争天下的心思。

  就更不用说在对待昔日部下这方面上比不上刘邦的朱元璋了,他是敏感肌肤,为了消除这份敏感,只能选择杀死让他感到敏感的人。

  纵然秦桧还有两三个朋友,但王布犁这种人脾气不定。

  你想跟他当朋友,他都不一定看得上你!

  朱元璋算是瞧出来了,这小子其实傲气的很。

  很好,朕很喜欢。

  朱元璋的家天下要搞党争,就是为了把君臣之间的矛盾转化为臣子之间的矛盾,他当了裁判员,才好从中下手。

  宋朝十羊九牧,冗官冗军,都是为了集中皇权,臣子们相互掣肘,确保不会有人造反夺权。

  这样倒是让皇权稳固了点,但并不是没有副作用的。

  朱元璋目前还没有意识到,儒家都是喜欢说一套做一套,他们所推崇的正义在表面,极为虚假。

  而法家根本就他妈的不在乎正不正义,只在乎这件事有没有按照法家制定的制度走。

  所以大明这些官员即使熟读儒家的道德理论,又受到法家的监督,但依旧想着贪赃枉法,而不是去办实事。

  等到校长李文忠再次出来控场后,王布犁脸上带着笑意:

  “我听到了,有人指着我说,王布犁你不就是长了一张英俊的脸,才让陛下挑选为驸马,从此成为人上人,有什么资格在这里与你们挑三拣四?

  可我要告诉你们,在我没有成为驸马之前,我王布犁没日没夜在江宁县兢兢业业做事,屡次破案,在百姓当中素有王半升之名,什么意思?

  那就是江宁县百姓前来报案,用不着给我额外送钱送东西,只需带着路上果腹的半升米,他们就能回家种田,不耽误事。

  我实打实的干出了业绩,才被陛下看重,交代我办大案。

&ems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