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脑袋圆的像颗球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来个螺蛳粉、酸辣粉,牛肉粉,不,这个时代吃不到牛肉,把牛肉叉掉,换成羊肉粉、再来一些过桥米线,酸菜鸡杂米线、三鲜米线等等等等。

  这么一算,种类还挺多的。

  总有一份可以到客人的心坎。

  两人正围绕着米粉展开激烈的讨论,段温书来了,手里还拿着几张宣纸。

  王掌柜有些紧张:“少东家,我们可没偷懒,我们在讨论新吃食。”

  段温书摆摆手让人下去,王掌柜起身告退,临走之前,还贴心的关上了。

  段温书将两张宣纸放在赵云川面前:“你明年是不是要参加县试?”

  “的确有这个打算。”

  这也是为什么他不打算继续再来悦楼工作的原因。

  “这是往年的童生考试题目还有夫子自己出的题,你写写看。”

  “多谢!”

  如今这个时代教育资源稀缺,这些东西对于赵云川来说真的如同及时雨一般,尽管他觉得自己学得不错,但没有做过试卷,考试的题型也不清楚。

  万一自己所学的侧重点跟考试的侧重点不同呢?

  “太感谢你了,我请你吃饭!”

  段温书有些心虚的摸了摸鼻子,说话也有些吞吞吐吐:“倒是不用请我吃饭,有件事儿,可能得麻烦你一下。”

  他就说嘛,无事献殷勤,必定另有所图。

  “你别用那种眼神看着我,是好事。”

  赵云川放下手上的宣纸,挑了挑眉:“说来听听。”

  是不是好事还得他这个当事人说了算。

  事情是这样的,十月初一寒衣节,孙员外家里要举办文会,邀请镇向所有的读书人,段温书的夫子韩秀才有个死对头,叫吴秀才,吴秀才的侄子读书颇好,韩秀才不愿意被吴秀才的人抢了风头,无奈他的学生学识一般,这才想找个优秀的读书人带上长长脸面。

  段温书跟韩秀才提了赵云川,所以这几张试卷是帮助也是考验。

  “吴秀才的侄子有多聪明?”

  “很聪明,去年第一次考童生就考中了。”

  不像他,考了四五六次都没考中。

  “参加文会长长见识,多跟别人交流,也能增强自己的学识。”

  的确如此,一个人学习容易闭门造车。

  “这些试卷我明天拿给你,不过你也别抱太大期望。”

  赵云川虽然觉得自己学得不错,但是万一呢。

  “你谦虚了,肯定能行!”

  赵云川回家之后就把自己关在卧房里写题,连晚饭都没出来吃,一共四套试卷,赵云川写到月上三杆终于写完。

  将纸上的墨迹吹干,仔仔细细地放好,这才起身伸了个懒腰。

  可真累呀!

  忙的时候不觉得,一忙完才觉得肚子是真的饿,咕噜咕噜的叫个不停,起身去了灶房。

  时间不早了,白桂花和方大山已经洗漱回房了,只有方槐坐在灶口的小杌子上,丝丝火光打在他的脸上,宁静极了,有一种别样的风情。

  “槐哥儿~”

  听见赵云川的声音,方槐看了过去,脸上带着丝丝笑意:“夫君,饿了吧?”

  “嗯哼,肚子都已经在唱空城计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