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岩茶盛宴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次真是大开眼界,原来有这么多产品。</P>

  每个品种喝下来,都有不同的香气和口感,其中的妙处真是不可言言。总结为四个字就是:甘、醇、鲜、滑。</P>

  甘:有两种,一是入口即甘,只要是好岩茶,入口就有一种甜滋滋,凉沁沁的味道。但是不像普洱的甘那样,有点腻感。岩茶的回甘是发散型的,直接扩充你的喉咙,清凉开阔,你甚至觉得那不是回甘,但确实是喝了岩茶以后舌齿清甘,喉咙开阔,很舒服的一种感觉。</P>

  醇:是指茶味的浓淡和茶汤的厚薄。茶味是任何茶汤都有的,可以明显感觉到的类似中草药的特殊味道。岩茶的茶味,比绿茶淡,比红茶黑茶浓。茶汤则比绿茶厚稠。但又不如普洱类黑茶,显的更清薄。如与同为乌龙类的铁观音相比,茶汤更厚稠,茶味更浓郁。所以,福建茶界比较岩茶与铁观音特征,有“南香北水”的说法。</P>

  鲜:茶汤清新,鲜美,如同鸡汤一般。曾经品过绿茶新贵安吉白茶,这种鲜感特别明显。造成这种鲜感的原因是氨基酸含量是一般绿茶的一倍以上。</P>

  滑:滑是相对于涩而言的。茶汤入口后,舌尖有茶的感觉,再进入以后,舌头的后半部分好像已经失去了知觉,不用吞咽,茶汤已经“滑”进或者“化”进喉咙和肚子。当然,好茶入口都很滑顺,但是因为岩茶茶汤较为浓稠,所以,滑或化就显的特别难能可贵。</P>

  这场寻茶之旅真没白来。</P>

  其中一位美女茶艺师在介绍武夷山的岩茶文化。</P>

  “武夷山一直以来都是道人、羽士的“茶洞”。他们视武夷茶为甘露,一生餐服岩茶,直到羽化得道。“千古蓬头赤脚,一生服气餐霞。笑指武夷山下,白云深处吾家。”朝廷赐封“紫清真人”的白玉蟾如是说。他在武夷山修习 内丹十三年,极喜饮茶,深得茶道真谛。他写的《水调歌头·咏茶》“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碾破香无限,飞起绿尘埃。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词中记述了武夷山的制茶,把道人品茶时怡然自得、茶乐人生、以茶驱睡魔、欲得道升天的心境描绘得淋漓尽致。”</P>

  “所以说,武夷岩茶自古以来,就被那些求佛论道的隐士高人们推崇,他们以茶入道,求的大智慧。今天大家来到武夷山,也是寻茶之旅,论道之旅。”</P>

  “喝岩茶时,你会先被它的香气吸引。这香气可能如花香、果香、蜜香、木质香等,丰富且持久,仿佛在鼻尖跳舞。接着,茶汤入口,你会感受到它的醇厚、甘爽、回甘明显,甚至有微微的苦涩,但苦后能迅速转化为甜,形成一种独特的“岩骨感”。这种滋味层次丰富,变化多端,让人在品饮过程中仿佛在口腔里进行一场味觉探险。”</P>

  “接下来,大家就尽情品鉴这场味觉盛宴吧。”女茶艺师的话把这场品鉴活动推向了高潮。</P>

  我的嘴巴里被各种香气和甜味包裹着,那种感觉特别奇妙。</P>

  曹可馨很是心细,每品尝一款茶,都要用小本子记下它的品种、等级、口感、香气、外形等等。</P>

  我带她来,就是因为她有丰富的品茶经验和知识,可以弥补我的不足。</P>

  有她的帮助,我才能寻找到合适的茶。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