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钦差大臣钱谦益第2/3段
尸体腐烂散发着恶臭,这是苍蝇和蛆虫的饕餮盛宴。</P>
钱谦益作为江南的绅士官宦,这辈子都没见过如此惨烈的场景。</P>
一时间胃里翻江倒海,几次呕吐在马车里。</P>
钱谦益没有之前在山西那么风轻云淡,心头笼罩了一层阴霾。</P>
此时夏收已经结束,这个时代玉米还没种植,陕北这个地方只有一年一收。</P>
小麦收割后田地里就剩下一些豆类作物,种植面积并不是很大。</P>
明明是夏天,入眼皆是荒凉,田地里就连野草都长不起来。</P>
用赤地千里形容真的一点不过分。</P>
以前生活在江南,钱谦益从没想过这个世界上会有如此贫瘠的土地。</P>
哪怕进入京城的时候看到大片的流民,他都会下意识的以为那些流民是好吃懒做,只要勤恳种地,哪里会有饿死的说法?</P>
现在他的世界观好像在一点一点破碎,这个世界原来真的会有干旱让百姓种地颗粒无收。</P>
榆林属于边城,没有多少百姓逃亡愿意来这里。</P>
所以钱谦益一路看到的流民数量不是很多。</P>
好在进入榆林后看到了一丝生机,至少这边边军还吃得起饭。</P>
此时的三边总督还不是杨鹤,而是一个叫李汶 的官员。</P>
正史上杨鹤也要在崇祯元年上任。</P>
钦差大臣巡视李汶隆重接待了钱谦益,看着将士们都吃得饱,钱谦益表示很欣慰。</P>
李汶这个时候直接补刀,将士们之前生活可不是这样的,朝廷一直拖欠军饷,粮草。</P>
上个月锦衣卫突然送过来50万两白银,10万石粮草,是陛下从内帑拿出来补贴边军的。</P>
李汶的潜台词很明显,我们吃的饱和朝廷无关,这让钱谦益这个兵部尚书很没面子。</P>
好在这个时候洪承畴出来说了一番场面话,打破了现场的尴尬。</P>
钱谦益对于洪承畴瞬间好感度拉满,此时的洪承畴只是一个督道参议的官职,就是一个小小的征粮队,在边军没实权的那种。</P>
钱谦益对洪承畴有了拉拢之心。</P>
洪承畴在陕西也好几年了,没什么建树,钱谦益东林党的魁首,又是如今的兵部尚书。</P>
洪承畴想更进一步,深夜就去钱谦益的驿馆拜访了一番。</P>
这些都已经被锦衣卫的探子记录在册。</P>
这就为洪承畴以后的升迁埋下伏笔。</P>
钱谦益在榆林停留了三天随即南下。</P>
从榆林到延安,路上的流民越来越多,钱谦益甚至真的看到了那些流民易子而食。&l突然送过来50万两白银,10万石粮草,是陛下从内帑拿出来补贴边军的。</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