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糍粑第2/2段
小栓子难得有些激动的接话,“可以做个类似漏斗的东西,想办法让他根据人的移动漏出种子,只要事先定好下落的高度,每次落下的种子没入土里的深度就是差不多的!”</P>
原本还想问什么的人也瞬间恍然大悟,且眼神逐渐发亮,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儿!</P>
六叔祖琢磨着,“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具体做出来是个什么东西,这事怕是还得找木匠。”</P>
宋树根连忙道,“那咱们赶紧去找木匠琢磨琢磨呗,这要是做出来了,明年咱们的稻子指定有个好收成!”</P>
“对对对!”</P>
关于种地提产的事,那可是他们的头号大事,小老头们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简单夸了孩子们几句,就立马急急吼吼的往木工作坊赶!</P>
宋不辞虽隐隐有了想法,但也没阻止他们,与其他什么都替大家想好,不如激发大家的主动性,去研究,去琢磨。</P>
大家都是种田的好手,自然比他清楚什么样的东西最好使、最能使,他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弄,等到他们遇到棘手的地方,他再说帮忙改进也不迟。</P>
“叔!”</P>
宋不辞想起测量的事儿,老远冲他们喊,“我们待会儿拔你们几苗秧苗量深度!”</P>
不等大家拒绝,他又补充,“到时候缺口的,我拿三号田里的秧苗给你们移栽过去!”</P>
“不用!”</P>
老头们心头正火热呢,头都顾不上回,“那是好事儿,拔几苗可以,但可不能糟蹋多了!”</P>
“好!”</P>
大家走后,宋不辞瞅了眼三号田的秧苗,虽是出苗率比其他两块田高些,但也就高出一成的样子,且个子矮,他咂咂嘴,布的效果比之薄膜真的差太多了。</P>
见宋不辞不说话,黑蛋问道,“先生,那我们现在要开始测量吗?”</P>
宋不辞看了看天色,光线还很充足,于是道,“那就开始吧,加上小花花你们共十二个人,那就分成三个人一组。”</P>
“两个人负责测量,一个人负责记录汇总数据,你们自行开始吧。”</P>
他也没说要用什么工具测量,原以为孩子们要问,却没想到他话落黑蛋就迅速帮助大家分好了组,然后又叮嘱了大家注意的事项后,大家就各自散开,朝黑蛋儿指给他们的田头而去。</P>
宋不辞也不多说,就跟在大家后面,挨个小组查看,然后就看见大家就地取材,有扯下线头的、有在田边折枯枝的、有用手指头的、甚至还有直接用写字板的沿当尺子用的。</P>
五花八门,各显神通,宋不辞不自觉的露出笑意,孩子们的聪明程度其实远超大人想象,关键就在于有没有被激发。</P>
天色逐渐暗下来的时候,孩子们终于带着测来的数据跟宋不辞回到了课堂,在烛火的照耀下,孩子们用从族长家借来的量地尺将各色标准的数据兑换成厘。</P>
然后在宋不辞的帮助下计算出了平均数和,合适的深度区间。</P>
黑蛋儿作为代表总结,“先生,我们得出的结果是,种子的深度最好在90到120厘,如果要将高度固定,那应该在115厘。”</P>
宋不辞暗暗将其换算成厘米,估计了下,大概就是3-4厘米的样子,跟科学测量出来的结果差不多。</P>
“很好,”宋不辞含笑问道,“你们现在明白什么是实践课了吗?”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