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第1/1段
自出版40万字《红楼悟梦》之后,仿佛我的红楼之旅业已结束。两年内,我终于腾出时间,写了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可以说倾尽了我所有精力,感觉自己的身体和思想已被掏空,浑身乏力、痛苦不堪。
如今,把稿子给了出版社,我真的不想再看了。不管结果如何,我付出了真心,而那一大摞底稿,也实在蔚为壮观,足以令人欣慰。
后来又在阅文网上发表了两个长篇,䃼上了《创世风雷》前两部-“风雷”和“灾煞”。现在,只剩下关于未来世界的一部了,名字还没想好,暂且叫它“沧桑”吧。如此,这段旅程终于告一段落,可以开始新的征程了。
写完之后,才感受到了写长篇之难,构思故事之苦,刻画人物之痛。才理解曹公在创作《红楼梦》时的艰难:他提着简陋粗鄙的毛笔,蘸着易脏味重的墨汁,在边毛质脆的纸张上进行创作;他穷困潦倒、疾病缠身,不得不靠卖画为生、看病为业,维持着艰难的生活。最终,他用全部生命,创造了一部伟大的,无愧于人类的作品。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正因为有这样的创作背景;之所以成了断臂维纳斯,正因为它不是锦衣玉食下的赞歌,而是柴米油盐下的绝唱。
因此,当有人质疑《红楼梦》的作者时,我是不屑和他争辩的,没有经历,就没有发言权。
自周汝昌先生垂古,红学界早成一盘散沙,再也听不到振聋发聩的声音。所以才会屡次出现诸如“吴氏癸酉”之类的闹剧。即使这种漏洞百出的文化诈骗,爱红者也屡屡上当,正是因为严重的认知不足。《红楼梦》里的奥妙,你不仔细读上几十遍,是发现不了,体会不到的。
一位读者大老远寄来一本,我粗略翻看,便知是伪作。首先,周汝昌先生最早也认为原著是一百一十回,他只知道《红楼梦》是本对称的书,却没发现它以中秋节为节点,三部对称的设计。所以,单从108回这一项,少了两条分水岭,就可以断定是续作无疑。其次是情榜,大家都知道,《红楼梦》是一部充满了影射的作品,情榜便是影射公告。而续作的情榜纯属无稽之谈。试想,连芳官都没有的情榜还是《石头记》么?最后,就是诗词,曹雪芹是诗词大家,从小看爷爷编的《千家诗》长大,再好的续作,也会在诗词方面露出马脚。截至目前,所有续作的诗词都不值一提,包括程伟元和高鹗。读过《红楼梦》的人都有这种感觉,好诗好句从第80回嘎然而止,如同悬崖勒马,断崖式消失。
因此,我必须把续写红楼的任务完成,避免再出现因研红而起的文化悲剧。我的思路与前辈相同,就是以程高本为参考,取其古味;再把已有定论的研究成果加入其中,写一个完整的版本,没有其它目的,只希望能更益于它的流传。
几十年间,我积攒的能量已经够用。四十万字的评红书籍写作,百万字以上的文字篇章洗炼,上千首诗词创作,使我更有信心提笔。
我已年近五十,时间不容许我再迟疑,我一定要完成后三十回的写作,以慰曹公在天之灵。但愿我能不辱使命,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我!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