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回 送蜜饯婆婆言混话 寄闲情赤子解颦诗第3/4段
黛玉道:“也不要紧,只是昨个没睡好。”紫鹃用手偷偷指那痰盒儿。湘云过去一看,吓了一跳,说:“这怎么能行,还不赶快叫太医过来!”黛玉听她一说,也仔细看了,顿时万念俱灰。探春连忙救火:“不过是有些肺火,这很正常,没事儿!”
说完之后,给湘云使了脸色,两个人便起来了。探春说:“姐姐好好养着罢,我们改天再来瞧你。”黛玉道:“我就不送你们了,有空再来。”探春嘱咐紫鹃:“留神服侍姑娘,多喂些水给她。”紫鹃答应着。
众人走后,紫鹃扶着黛玉躺下,自己守在旁边看,心酸,又不敢哭。黛玉闭着眼躺了一会儿,哪睡得着?平日觉得园子里面清静得很,如今宝玉上了学,应该更清静才是。却偏偏总听得各种声音嘈嘈杂杂,心里无论如何也不得安宁。
雪雁端来一碗燕窝汤,递给紫鹃。紫鹃正要喂给黛玉喝,只见宝玉大步流星地赶过来了,他抢过碗说:“我来给妹妹喂几口。”
黛玉一听是他,睁开眼睛,果见宝玉用手搀她。黛玉坐起来,宝玉把汤搁在唇边试了试,一手搂着黛玉的肩,一手端着汤送到唇边。黛玉喝了两三口,便摇摇头儿不喝了。宝玉将碗递给雪雁,轻轻扶黛玉睡下,这才说:“妹妹这是怎么了?又不好了?我先去上学,等回来再来看你。”
黛玉点了点头,也不和他说话,心里暖和了许多。
宝玉出了潇湘馆一路往贾母这边来,请了安。探春与湘云正与贾母说黛玉的病,贾母听了,心烦地与宝玉说:“别人都好好的,偏偏就你们两个‘玉’儿多病多灾的。林丫头大了,还是她的身子要紧,你一个当哥哥的,别总逗引着她生气。”贾母又向鸳鸯说道:“你告诉他们,赶快请来太医,瞧瞧林丫头到底怎么了。”鸳鸯答应着出来了。
宝玉出来,一边走,一边想起袭人早晨刚给的那张纸,还没来得及看呢。便掏出来展开-正是黛玉的字迹,写得是:
“为有香思夜秉烛,
解衣还叹世情俗。
疑生梦影空遗恨,
红蜡洇流点玉足。”
宝玉一想:这是袭人上午拿回来的,那就写的是前天晚上秉烛的事,昨晚又没睡好,可见黛玉每天都睡不好,不禁心里着急。
他将纸横竖一瞧,发现这诗还大有奥妙,每行都是一句完整的话:“未解怡红,有衣生蜡,香还梦烟,思叹影留,夜世空点,秉情遗玉,逐俗恨足。”
这竟是一首藏头又藏心的诗,一句“未解怡红”道出了黛玉的心声,也惊醒了宝玉这个梦中人。
次日,宝玉散了学,一径往潇湘馆来,想和她说诗的事儿。进了屋,见黛玉与一位宫女模样的人一起靠在桌上看书。宝玉仔细一看,才知道竟是抱琴,连忙上前施礼。抱琴见了宝玉,分外高兴,笑着说道:“宝二爷散学回来了?”黛玉也笑道:“娘娘打派抱琴姑娘给我们送东西来了。”宝玉一面坐下,一面笑说:“又是同样东西,人人有份?”抱琴说:“这回可不是,娘娘给二姑娘一副上好的玉石围棋;三姑娘是一本王羲之的帖子;又给了四姑娘一幅唐寅的画儿;宝姑娘是精巧的金花牡丹;史姑娘是金花海棠;还是林姑娘的最多:一架古琴,一本书,还有一个师傅。宝玉要来黛玉拿的那本书,翻看了几页,书上的字儿一个也不认得。有的像“芍”字;有的像“茫”字;也有一个“大”字旁边“九”字再加上一勾,中间还添个“五”字;也有上“五”下“六”又添一个“木”字的,底下又一个“五”字。看着奇怪纳闷,便说:“这可是天书,我看不懂。”抱琴与黛玉都是“嗤”的一声笑。抱琴道:“好个念书的书生大爷,连琴谱都没见过?”宝玉道:“既是琴谱,怎么那字一个也不认识?妹妹你认得么?”黛玉道:“小时候略学过,这不有师傅吗?”宝玉道:“姐姐真偏心,直把好东西都送给你们了,我下辈子也转世个女孩儿,做她的妹妹才好。”黛玉道:“我也不会,娘娘赐来琴和琴谱,甚有雅趣,又有名师点拨,只好从头学起。”抱琴说:“琴理虽简,熟练却难。娘娘说:‘三日不弹,手生荆棘’,只要多练就行。”宝玉笑着说:“书上说,‘师旷鼓琴,能来风雷龙凤’。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高山流水,得遇知音。”说到这里,眼皮儿微
微一动,慢慢的低下头去。
黛玉道:“我虽不擅抚琴,却知其中规矩很多。琴者禁也,以治身,涵养性情为上,抑其荡,去其奢侈。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层楼、或林石;或山巅、或水涯。还须天地清和,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
若要抚琴,先须衣事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