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回 送蜜饯婆婆言混话 寄闲情赤子解颦诗第4/4段
抱琴道:“此番话,娘娘曾教过我,没想到林姑娘也知道。”宝玉道:“我们只是学着玩,若这么讲究,那可难了。”
抱琴叹了口气说:“娘娘在宫中侍奉皇上,已无缘弹琴,因此才将自己的琴和琴书送出,请林姑娘一定珍惜,万祈留存。”
正说着,宫里太监来请,抱琴只能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晚间,黛玉琢磨着元妃送琴和琴书的意思,心中不禁一暖,披了一件皮衣起身。就着鲜红蜡烛,不免赋了四章,可以翻入琴谱,可弹可歌。又叫雪雁将外边桌上笔砚拿来,濡墨挥毫,赋成四叠。再将琴书拿过来,借
他《猗兰》《思贤》两操,合成音韵,与自己做的配齐。
次日,宝玉散了学,又急着去潇湘馆看琴。路过藕香榭时,听见有人正和惜春说话,便轻轻的掀帘进去。定睛一看,不是别人,却是那栊翠庵的槛外人妙玉。宝玉与妙玉施礼,笑问道:“妙公轻易不出禅关,今日何缘下凡?”妙玉听了,把脸一红,也不答言。宝玉自觉造次,连忙陪笑道:“你们出家人比不得我们俗人,心是静的。静则灵,灵则慧。”宝玉还没说完,只见妙玉微微把眼一抬,看了宝玉一眼,又低下头去,脸上的颜色渐渐地红晕起来。宝玉见他不理,只得讪讪地在旁边坐了。惜春命人上茶,妙玉也没喝。
宝玉见桌上展着一幅画,正是元妃送与惜春的。急忙起来观看,是一幅仕女图,图上的美女正在礼佛,模样酷似妙玉,又似惜春。宝玉看得一捂嘴,差点儿冒出一句来,哪顾得上看其他。
惜春笑道:“二哥哥,咱们看不懂,妙公给鉴定了,说是唐伯虎的真迹。”宝玉急忙打岔说:“大姐姐送来的东西,岂能有假?”说完又觉得不妥,又说:“不过,让妙公看看却极好,能为我们讲讲其中的细曲儿。”妙玉却早已不耐其烦,起身说道:“二爷,四姑娘,贫尼有事先回了,有时间再会吧。”便要离开。惜春道:“妙公,二哥哥刚来,你便要走,再坐一会儿吧?”妙玉执意要走,惜春知道妙玉的为人,也不便强留,于是送出门口。妙玉笑道:“我好久不来,这里弯弯曲曲的,回去恐要迷路了。”宝玉道:“这个容易,我帮你指引如何?”妙玉道:“不敢,二爷再坐会儿吧。”宝玉说:“我也没什么事儿,正要随便走走。”于是二人别了惜春,过了蓼风轩,弯弯曲曲,走近潇湘馆,忽听有叮咚之声传来。
妙玉问:“哪儿来的琴声?”宝玉道:“一定是林妹妹抚琴呢。”妙玉道:“她也会这个吗?先时怎么不知道?我还以为贾府之中,只有你娘娘姐姐才会抚琴呢。”宝玉把黛玉的事儿说了一遍,又说:“咱们去看看她?”妙玉道:“从古至今,只有听琴的,没听说看琴的。”宝玉笑道:“我是个俗人,真不懂。”说着,已走至潇湘馆外,二人在山子石上坐着静听,甚觉音调清切。只听得黛玉低吟道:
“风萧萧兮秋气深,美人千里兮独沉吟。
望故乡兮何处?倚栏杆兮涕沾襟。
歇了一会儿,听得又吟道:
“山迢迢兮水长,照轩窗兮明月光。
耿耿不寐兮银河渺茫,罗衫怯怯兮风露凉。
又歇了一歇。妙玉道:“刚才是第一叠,如今是第二叠了。”里边又吟道:
“子之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烦忧。
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无尤。”
妙玉道:“这又是一拍。何忧思之深也!”宝玉道:“我虽不懂得,但听她的声音,也觉得过于凄悲了。”里头又调了一回弦。妙玉道:“君弦太高了,只怕不配调了。”里边又吟道:
“人生斯世兮如轻尘,天上人间兮感夙因。
感夙因兮不可,素心如何天上月!”
妙玉听了,呀然失色道:“如何忽作变徵之声?此音可裂金石矣!这为免也太过了吧!”宝玉道:“太过又怎样?”妙玉道:“恐不能久。”正在这时,君弦“蹦”的一声断了。妙玉站起来,连忙就走。宝玉道:“不进去了?”妙玉道:“这弦外之音,你日后自然会明白。”竟自走了。弄得宝玉满肚子都是问号,没精打采的回怡红院去了。
注: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有本作“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识通灵”,情缘),对应第四十五回“互剖金兰语”(情合),相应佚文第八十二回应有宝、黛、钗的“情分”情节。此回回目是程高本第八十六回“受私贿老官翻案牍,寄闲情淑女解琴书”。因“翻案”和“琴书”不是作者原意,将题目进行相应改动。”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