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节 反击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上架前最后一周了,收藏惨淡,这周三更,希望大家帮忙收藏啊。

  锦衣卫搜查江南明楼第二天,南京城聚集了一百多个读书人,集体在夫子庙哭庙。

  第三天,书生超过了三百,开始围攻南镇抚司,围攻应天府衙门,围攻六部衙门。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锦衣卫横行无忌,书生要求南镇抚司交出躲在里面的田畹。

  要求应天府出面捉拿不法锦衣卫,要求南京六部出面,惩处锦衣卫指挥使田畹。

  读书人如此暴虐,让杨潮不由惊讶。

  江南富庶,读书人极多,有功名的士子也极多,但是绝大多数都无法当官。

  但是因为大明朝养士的制度,这些书生有功名之后,就拥有了特权。

  比如秀才可以见官不拜,缺粮的时候,甚至可以到官府借粮等等。

  最重要的是,有功名的读书人,可以免掉相当多的钱粮税赋,仅仅一个秀才就可以让两百亩良田免税,因此一旦考中一个秀才,往往就有人来投效,将自家的土地挂靠在秀才名下,逃到的税额,会按照比例分给秀才。

  南京还有以介绍挂靠投效为生的牙行,可见这个行业是多么的发达了。

  这些人有了功名,衣食无忧后,又没法当官,整日间游手好闲,心中又窝着火,因此常常在一起聚会,抒发怀才不遇的心情,这才有了江南文人喜好结社的基础。

  读书人成群结社,常常聚会,抒发心情,有时候说着说着,义愤填膺起来,干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不罕见。

  有功名的读书人俗称生员,名士顾炎武曾做生员论,感慨“今天下之出入公门以挠官府之政者,生员也;倚势以武断於乡里者,生员也;……官府一拂其意,则群起而哄者,生员也;……上之人欲治之而不可治也,欲锄之而不可锄也,小有所加,则曰是杀士也,坑儒也。”

  读书人结社对抗官府的事情并不少,借势欺压乡里的事情也不少。

  因为异地为官制度,大多数官员都是在外地做官,而生员则都是本地势力。

  因此生员联合起来,对抗官府,抗捐抗税抗粮的事情常常发生,大明朝年年都有积欠的税款。

  官府稍稍不顺读书人的心,读书人就敢群起聚众打闹衙门,最后哄走官员,而且往往不会受到惩罚,因为稍稍惩罚这些读书人,他们就结党聚众大吵大闹,大骂朝廷要焚书坑儒。

  朝廷对闹事的生员毫无办法,一而再再而三的宽容成了纵容,最后导致生员常常公然篾视官府和官员,难堪甚至凌辱官员。

  隆庆元年,无锡知县韩锦川,因得罪了生员,导致诸生大哗,当面唾骂。

  同年,常州知府李幼滋,被五县诸生合击,差点毙命。

  万历四十四年,原礼部尚书董其昌的宅第被焚,被地方官定性为“难发于士子而乱成于奸民”,就是因为当地书生围攻董府,然后奸民借势放火。

  崇祯七年,复社领袖张溥与苏州府推官周之夔论战,苏州生员群起响应,张贴檄文驱逐周之夔,朝廷也对生员无可奈何,调周之夔改任吴江知县,而这些生员又集中到吴江继续驱逐周之夔,周之夔承受不住压力最终辞职。

  读书人对抗官府,当然官府做的也有错处,可是朝廷法度废弛,书生跋扈也可见一斑。

  凡是得罪了读书人的,哪怕是当官的,那也别想好过。

  所以江南的官员都非常小心谨慎,不肯给读书人机会群起攻之。

  爱好结社的江南书生,堪称明末江南第一大‘惹不起’。

  江南的书生,不但富裕,文雅,而且任性。

emsp; 万历四十四年,原礼部尚书董其昌的宅第被焚,被地方官定性为“难发于士子而乱成于奸民”,就是因为当地书生围攻董府,然后奸民借势放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