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古怪的同学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校舍翻修还没结束,参加军训的新生们被安排在一幢暂不启用的老楼里,清理出几个大房间来暂住。百来平的通间加上低矮的行军床,颇有几分大通铺的感觉。这会儿的学生大多颇能吃苦,不像后来那么娇气。排着长队接水冲汗、等卫生间也不觉得苦,反而只觉有趣,都在嘻嘻哈哈地打闹玩笑。

  坐在只铺了薄褥的小床上,就着学校食堂份量尚可但味道欠佳的晚餐,自闲谈之中,雁游对施林、孟昙两人的来历有了一定了解。

  施林是普通职工家庭的独生子,对考古了解有限,只是因为从小喜欢历史,又嫌成天坐在故纸堆里研究学问太闷,才想报考这个既能学历史,又能到处跑的专业。

  雁游听了哭笑不得:“历史只是考古学的一部分,如果在开学后,发现不合你意怎么办?”

  施林认真考虑了一下,耸耸肩,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到时再说吧,车到山前必有路,总有办法的。我连考大学这么难的事儿都做到了,没理由迈不过这道坎。”

  他表现得像个乐天派,却乐天得过了头。雁游不禁微微皱眉,直觉似乎有哪里不妥,却又说不上来。

  但接下来孟昙的话,却把他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住了:“我家里祖辈是交易古玩的商人,念考古学是因为想继承祖业,但又不想照爸爸的意思经商。”

  他说得言简意赅,却完全勾起了雁游的兴趣:“孟昙,你祖辈是在琉璃厂开店吗?还是帮人上工?”

  “我祖父是掮客,找到了什么东西就给富贵人家送去,相中成交的话,他抽佣金当报酬。不过,他牵的只是小生意。”

  换了别人可能还得再问问,但雁游一听就明白了:这是当时所谓夹包做生意的,没有门面,买卖全靠跑。

  干这行的大多是在行当里人脉广、且有一定信誉的人。有些出名的掮客,往来的都是当时炙手可热、放在后代也依旧名号响亮的风云人物,每成交一单,交易额起码在几千大洋以上。不过,这些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还是像孟昙祖父这样不出名的小人物。

  他们经手的货品有自己收来的,但更多的还是从各家店拿的。到手了也不付钱,而是先拿给主顾看。人家相中了,这边收了钱再回去结算;若相不中,原物退回。因早已商定好抽成比例,所以基本没发生过为分钱扯皮的事儿。

  做这行的,除眼力鉴定等基本功之外,讲究的就是个信字。现在这个时代虽然民风还算淳朴,但像这样只凭一个名字就能赊取价值数千乃至上万银元古玩之事,基本是不会再有了。

  心中暗暗感慨着,抬眼见孟昙一副有问有答,但绝不多说一个字的干练作派,雁游不禁一乐:若不说破,这人像军人后裔多过像商家后代,天性如此,难怪他不想从商。

  说话间,孟昙吃完最后一勺米饭,把干干净净的饭盒盖好:“我去洗碗。”

  “别啊别啊,再聊一会儿嘛。”听得半懂不懂的施林赶紧将他拉回行军床上:“听你刚才的话,一定是家学渊源,非常懂古玩吧?”

  “只是略知皮毛。”孟昙顺势坐下,但仍旧不肯多说。

  施林说道:“你一定是在谦虚。令尊既然期望你继承祖业,说明你的眼力肯定错不了。”

  孟昙抿了抿嘴,没有回答。反而将视线转向一边,将一脸期待的施林晾在那里。

&em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