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针对建奴的部署第1/2段
京师,皇极殿。</P>
内阁首辅李邦华正在汇报工作。</P>
“现在通州漕运以及陆路运输皆已恢复,江南之米最多一个半月就能抵达京师。”</P>
“昨晚阎应元成功收复延庆,斩杀延庆知州李袍晖,受纳降军一千二百三十九人。”</P>
“流贼退兵时果如陛下所料对百姓进行了劫掠!现在延庆极度缺粮,户兵两部运粮队和民间运粮商队已出居庸关,预计今晚就能抵达延庆。”</P>
崇祯点点头,对阎应元的能力表达了认可。</P>
换成唐通,他可能还没到达延庆城下。</P>
“阎应元明天什么计划?”</P>
“回陛下,阎应元明日收复怀来卫!”</P>
怀来卫?</P>
崇祯听到这个地名后先是一愣,随后嘴角抽了抽。</P>
怀来卫这个地方在历史上并不出名,反倒是东边的一座城堡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土木堡!</P>
土木堡距离怀来卫十几里,一百九十多年前,大明战神朱祁镇在此踏上为期一年的留学之旅。</P>
如果说大唐亡于香积寺,那么大明的衰落就是从土木堡开始的。</P>
崇祯甩甩头,将这位战神从脑海里迅速忘掉。</P>
他指着地图上其他地方问道:“阎应元的计划是先收复,再治理?”</P>
“目前来看是这样的,他在题本里说晚去一日,就会饿死很多人。所以目前的策略是小县城派三五兵丁通知一声,复降朝廷的就运粮赈灾,不投降的就弃之不管。”</P>
“依臣来看,应该没有不投降的。”</P>
李邦华这么说是有根据的,明军与李自成在河南一带拉扯了十几年,当地的官绅早就有了经验。</P>
反正也守不住,谁来就投降谁,除非其中一方派重兵把守。</P>
这个经验早已传遍全国。</P>
李邦华继续说道:“收复宣府后,阎应元会根据朝廷的新政进行治理。”</P>
“好,甚好。”</P>
对于阎应元的计划,崇祯不做任何干预。</P>
他的用人原则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P>
李邦华向左右看了看,见没有其他人后才低声说道:“陛下,宣府加上延庆州,怀来卫,保安州,人口总数不足四十万,阎应元却向朝廷索要六十万石粮食!”</P>
“这些粮食足够宣府那些人吃五个月的!”</P>
“臣以为,阎应元不得不防啊!大明朝已经有了一个吴三桂,绝对不能再出现第二个!再者,一旦建奴攻下宣府,那些没吃完的粮食就落到建奴之手...”</P>
“放心,朕信得过阎应元。”</P>
“可是陛下!”李邦华见崇祯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顿时急了。</P>
“陛下,这不仅是信任的问题,还有钱的问题!现在江南每石米约一两银子,陆运至京运费约一两一钱,漕运至京运费每石七钱银子。”</P>
“购买六十万石粮食多则需一百二十六万两,少则也得一百零二万两!这还不算军饷!”</P>
“户部的一千万两银子守城时花了一百多万两,吴三桂领了一百五十万两。如果再加上阎应元的所需要的银子,户部一个月内支出将超过四百万两。”</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