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大喇嘛第2/3段
大喇嘛慈祥而笑,一股端凝沉重的威压遽然而生。</P>
“这有何不可,我们钻研的是佛学,自然是谁学问精深,就以谁为长!”</P>
倒也是这么个道理,李瑰月点头,不以民族、性别为壁垒,本教也算是博大精深了!</P>
“小姑娘,按常人的辈分,你该叫我一声伯祖父的!”</P>
如惊雷灌耳,李瑰月惊得改坐为趴,一脸错愕地看向大喇嘛。</P>
等等,关内人氏,姓李?</P>
不可置信地张大嘴,李瑰月半天说不出话。</P>
大喇嘛点头,看她惊异的样子颇为开怀。</P>
“不错,我是你祖父嫡亲的大哥,俗家名讳为李之谦。我有两个弟弟,大弟弟李之义,幼弟李之彦,就是你祖父。”</P>
“这这这……”</P>
这了半天,李瑰月说不出别的话来。这是什么样的因缘,她生得晚,常遗憾没有见到祖父那般惊才绝艳的人物,这会儿她却能见到依然健在人世的伯祖父?!</P>
我们李家以盐铁生意起家,挣了不少钱,在前大周朝时期就活跃于西隆关内外,是少有的豪族。这样说吧,西隆关内有一半的店铺都是我们李家的产业,李家之富就可见一斑了。</P>
但是, 我们家只是有钱,所以虽然富有了好多代,却只能算是豪族,算不上世家。因为李家只是商贾,没有家传的学问或是技艺,没有底蕴,只能算是豪族。</P>
我的父亲对此很不服气,立志要改变这一现状。奈何我和弟弟都令他失望了,我醉心佛学,是个在家的居士。我的弟弟之义只喜欢做生意赚钱,学识方面只是看得懂账本的水平。</P>
见我们兄弟俩没有指望了,父亲就把眼光投向了孙子辈。可是李家后辈子息不丰不说,还是没有读书做学问的材料。</P>
父亲失望之余,独自跑到青州,请卜家刘家主为他占卜,看看李家到底有没有翻身之望。</P>
卜家人怎么说的,父亲回来后也没有细说,只是每日里唉声叹气,日渐消沉。</P>
母亲去世这一年,我刚好三十岁,之义二十七岁,父亲接近六十岁了。我和之义想着,母亲去了,父亲年事已高,我们今后要好好孝顺父亲。可是,年老的父亲却在这时候闹着要续弦。</P>
续弦这种事情,在大户人家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情,可父亲都这把年纪了,多找几个仔细的贴身丫鬟就好了,正式续弦娶妻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了,试想父亲娶的后母,居然比我还小,这让我跟之义多别扭!我们都在心里埋怨父亲,偌大年纪了还折腾个啥呢?!</P>
继母姓裴,是个落第秀才的女儿。她因为守孝三年耽误婚事,被男方抛弃,后来年纪大了,只有下嫁给我父亲这样的老鳏夫。</P>
关于这桩婚事,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说我父亲老牛吃嫩草的,也有说裴姑娘贪图李家财产的……总之,因为众人的关注度很高,父亲反而把续弦之礼办得轰轰烈烈,其热闹程度竟不输娶结发正妻。</P>
这更令我同之义气愤难平,心里为死去的母亲鸣不平,为自己抱屈。</P>
不管我跟之义是怎么的不高兴、不爽快,毫不妨碍父亲宠爱新妇。他如同容光焕发地年轻小伙子般,带着继母游山玩水,周游大好河山,这一去就是一年。</P>
当父亲挽着羞答答的继母回到家里的时候,继母已经大腹便便,显然是有好几个月的身孕了。</P>
我和之义愣怔着不知说什么的时候,我的妻子早就同弟妹嘀嘀咕咕、眉来眼去了。我竖起耳朵听了一下,两人在说,真新鲜,公爹都六十的人了,居然还能使人有孕?!</P>
这——</P>
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父亲对继母太好了,那种体贴周到,是我们和我们的母亲从未享受过的,这让我跟之义心里酸溜溜的。</P>
很快,继母临盆,生下了小弟之彦。算起来,之彦比我的长子小了十几岁,却从落地起就表现地比我的长子灵秀聪慧多了。</P>
古书有云,生而转睛,主贵人。之彦就是这样的孩子!他生下来就灵秀非凡,一双大眼睛骨碌碌转着,似乎在观察周遭事物一般。</P>
&ems找几个仔细的贴身丫鬟就好了,正式续弦娶妻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了,试想父亲娶的后母,居然比我还小,这让我跟之义多别扭!我们都在心里埋怨父亲,偌大年纪了还折腾个啥呢?!</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