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根本不敢想(月票加更)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如今这个时候,其他这样风格的文艺作品尚未诞生,《父母爱情》的出现一下子就吸引住了读者们的眼球,让读者们为之耳目一新。

  作为《收获》1980年开年第一期刊登的中篇,《父母爱情》的份量自然不言而喻,经过这两个多月的读者和文学界反馈,也证明了这部小说的质量。

  而就在前几天,《人民日报》以专稿报道本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提到了林朝阳的另一个笔名“王庆来”。

  这自然引起了国内文学界和许多有心读者的注意,更给《父母爱情》的热度添了一把火,让许多本来没有听说和看过这部小说的读者,也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周六这天傍晚,林朝阳和陶玉书两人回陶家吃了顿饭。

  对比以前周六晚上的伙食,明显丰盛了不少,连陶母的态度都柔和了起来。

  饭后二人回家,陶玉书说起母亲的态度,林朝阳笑言道:“这大概就是距离产生美。”

  “距离产生美?”陶玉书念叨了两句,也笑了出来,“总结的真到位!”

  第二天,是林朝阳夫妻俩搬家的第一个周末,也是邀请朋友们来温锅的日子。

  一大早,家里便人声鼎沸。

  陶玉书邀请了几个平时要好的同学,林朝阳邀请的就比较多了,中文系师生、图书馆同事,大舅哥还带了李拓和祝伟。

  家里一下子涌入了二十几号人,得亏房子大,要不然都装不下这么多人。

  众人进了林朝阳家,立刻便被这套大房子吸引住了全部注意力。

  120平的房子在后世可能也就是一般的中产家庭水平,可在如今的人们眼中看来,却是极其奢华的。

  特别是南向的那个大阳台,站在那里一眼便可以将春光尽收眼底,大家争着抢着跑到阳台上享受阳光和春风。

  “朝阳这房子可太大了!”陈健功感叹了一句。

  他家就是燕京的,住在南城刘家窑,是父母单位分的房子,跟大多数人比已经算是宽敞的了,可跟林朝阳家的房子一比,有如云泥之别。

  跟他一起来的还有章耀中和刘振云,三人参观了一圈房子,脸上满是艳羡。

  “健功、振云,你们俩写小说啥时候也能写到朝阳这种水平啊!”章耀中说道。

  他所谓的“水平”自然是以房子来算的,陈健功和刘振云两人都写小说。

  “我就是写十年也换不来这么大的房子。”刘振云苦笑道。

  他现在还属于业余作者的水平,除了学生刊物之外,尚没有在杂志上公开发表过作品。

  相比刘振云,陈健功属于进入文坛很早的,他从73年开始写作,陆陆续续发了一些作品,没出过什么大名,只能算是小有名气。

  因为每年都能发表几篇小说,他也能赚个两三百块钱的稿费,可要说能买下这么大的房子,陈健功只能摇了摇头。

  不敢想,根本不敢想!

  “还是写小说赚钱啊,尤其是写中长篇!”章耀中感慨道。

  一旁的李拓听着他的话哈哈笑道:“小伙子,小说是因,稿费是果,可不要颠倒了因果啊!”

  这年头人们很少直接谈钱,章耀中被他调侃的有些脸红,陈健功却说道:“有因就有果,因果同样重要。”

  刚才进门时林朝阳给他们介绍过,但大家都不太熟,一直也没说话,这会儿有了共同话题,李拓便与陈健功聊了起来。

  两人都是四海的性格,没一会儿便勾肩搭背,熟的跟多年的好兄弟一样。

  刘振云有些羡慕的看着陈健功,他出身农村,本身就有些自卑,再加上性格内敛,在与人交际方面很难放开手脚。

  旁边燕师大的几个学生在谈论他们正在排练的《天下第一楼》,去年冬天这部话剧在燕京的高校掀起了巨大的反响,当时来燕大演出的时候刘振云也看了,他对于这部话剧的情节和人物记忆犹新。

  听着他们聊得起劲,他忍不住凑过去听了一会儿。

  今天家里客人来的多,林朝阳忙着招呼大家,一会儿跟借书处的同事聊几句,一会儿又跟中文系的师生搭搭话。

  那边陶玉书和陶玉墨姐妹俩正在厨房忙碌着,今天大家是来给他们家温锅的,来的时候都提了东西,有些是日用品,有些是菜肉,连买菜的事都省了。

  陶玉墨看着大家聊的热火朝天,心里也蠢蠢欲动,可她却被陶玉书死死的啥时候也能写到朝阳这种水平啊!”章耀中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