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华侨公寓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听了杜峰的话,林朝阳放下了心,然后便关心起了最重要的问题。

  “房子什么情况?现在要多少钱?”

  “其实最大的难题在这。”杜峰表情犹豫,“他这个房子有点贵。”

  能让杜峰如此表情,肯定是不便宜,林朝阳询问道:“你就说多少钱吧。”

  “一万二。”

  “嘶~”林朝阳倒吸了一口凉气。

  一万两千块钱现在在东城、西城买两套一进的四合院应该不费什么事。

  按照林朝阳的工资来算,他得不吃不喝干二十多年才能攒这么多钱。

  哪怕是写小说,以千字稿费10块计算,他也得写一百一十多万字才能赚到这么多钱。

  “华侨公寓当年主要是因为对华侨出售,国家只要外汇,所以才被传的神乎其神。

  当时卖的时候是一平几十美金,换算成人民币的话一百六七十块钱。

  这个户主要一万二,想快点出手,合一百块钱一平,比当年他们买的时候还便宜了不少。”杜峰说道。

  虽然房价给了林朝阳很大的压力,但他也知道杜峰说的是实情。

  他来燕京一年多,偶尔会听人提起花园村华侨公寓。作为中国最早的商品房,花园村华侨公寓无论是设计还是建筑标准都远超这个时代一般的公寓楼。

  燕京多侃爷,有好事者对比花园村华侨公寓和木樨地的部长楼、百万庄的部委楼对比,结果毫无疑问,花园村华侨公寓完胜。

  华侨公寓只有两栋楼,而且都是四层高的,园区里有大面积的绿化,绿化面积是建筑占地面积的六七倍,环境优美又幽静。

  而且因为当年是卖给华侨的,学习的也是国外的风格,小区实行封闭管理,是燕京第一个有物业的小区。

  物业费每个月八块钱,一年就是接近一百块钱,相当于普通工人两三个月的收入。

  可以说,在这个年代的燕京,除了一些真正的高干和老学究们所住的独栋别墅之外,花园村华侨公寓的居住条件基本已经是燕京的天花板了。

  所以凭心而论,一万二这个价格确实不贵。

  可现实情况是,这个价格对于林朝阳夫妻俩还是太高了。

  不算林二春夫妻俩给的五百块钱,陶玉书手里也就两千五百块钱。

  再就是他的小金库,之前《秋菊打官司》的稿费这一年已经花的七七八八了,另外那部中篇小说说是这个1月会发表。

  稿费应该最近这些天就会到账,撑死也就是一千块钱出头。

  这也就是不到四千块钱,离着一万二还有好大一段距离。

  可惜《小鞋子》单行本没有印数稿酬,要不然以《小鞋子》两个月就卖二十万册的销量,一年少说也能多赚个千八块钱。

  林朝阳进而又想到好在《高山下的花环》肯定是要执行“基本稿酬+印数稿酬”政策的,想来稿费收益肯定要比《小鞋子》多一些的。

  可他想来想去,能赚到手的钱怎么着也与“一万二”这个数字有很大的距离。

  不过林朝阳倒不太在意,真要是看中了房子想买,大不了多写点小说嘛。

  杜峰说道:“我也知道以现在大家的收入来说很贵,不过这房子有个好处。”

  “什么好处?”

  “我刚才不是跟你说了吗,这个房子户主想早点卖出去,你猜他卖出去要干嘛?”

  “他要干嘛?”

  “现在国家风气开放了,私房交易比以前多了,他想拿卖房子的这个钱换四合院。”

  林朝阳目光中闪过精光,人才啊!

  能在七十年代末,国家政策刚刚开放之际就瞄准了国内的房地产市场,自身眼光结合时代红利,这样的人想不发财都难。

  “他这是笃定未来燕京的房价会上涨。”林朝阳说道。

  “谁知道呢?都说改革开放了,经济在变好,我看也就那样。”杜峰无所谓的说道。

  小伙子,肾炎啊!

  杜峰身在部队,又是在北方,这种感觉确实不明显,如果他人在广东,可能就不会这么想了。

  “这个房东是个小华侨,房子是家里给的,估计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杜峰又说道。

  林朝阳摇了摇头。

  领先时代半步的是天才,领先时代一步的是疯子。

  用这个时代燕京城的顶尖豪宅来换破烂四合院,杜峰口中小华侨的所作所为,在现在的很多人看来是难以理解的。

  杜峰接着说道篇小说说是这个1月会发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