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酒泉新纺机第1/3段
“子笛,通知司马府、司徒府、司空府、司农府、御史台以及雍州刺史部,明日上午辰巳之时,六品以上官员,仙师台听本王授课,做好相应的准备事宜。”</P>
大隋朝廷各部和御史台,司马和司徒正一品两位,御史台大夫从一品一位,司空府和司农府正从二品七位,长史和侍御史正从三品六位,侍郎和殿中侍御史正从四品八位,其余正从五品和正从六品官员五十八位,共计八十二位。</P>
酒泉郡,又见马化宇。</P>
“马郡守,本王此次前来,想了解一下棉布纺织情形,顺便采买一些棉布到长安。”</P>
“禀仙师君王,何不实地视察一番?”</P>
“带路。”</P>
作坊内,工匠们正在处理棉花,看的似是而非,最后看到的是一团团棉线。</P>
“禀仙师君王,如今的酒泉郡,十斤棉花,就能纺织出一匹棉布。”</P>
马化宇言语中充满自豪,不懂,但必须鼓励捧场。</P>
“如何能提高如此之快?”</P>
马化宇招了招手,走过来两位个子不高的工匠,年纪大约四十左右,脸露忧色。</P>
“益州的周敦师傅和刘君郎师傅,拖家带口被臣请到酒泉,一切全归功于他俩。”</P>
看来来巧了,如此成果,马化宇必定会上书,现在本王亲至,提出实地考察,原来是请功。</P>
“有功之人当奖,记下了。”</P>
纺织工坊,一排排纺车和女工,打眼一看,少说都有五六十人。</P>
“禀仙师君王,这里的纺织工匠,五六天能纺织出一匹布,一天能出十匹棉布。”</P>
“酒泉有多少这样的工坊?”</P>
“禀仙师君王,像这样规模的,有十多个,还有不少家庭式的,酒泉郡每天,大约能产出三百匹棉布。”</P>
默算了一下,至少有近两千人,专门从事纺织,才能达到这样的产量。</P>
“若不是棉花紧缺,酒泉郡的纺织,还能扩大一倍。”</P>
马化宇继续说道。</P>
“马爱卿,本王所知,一匹棉布不过两百文,五六天纺织一匹布,女工们工钱可还合算?”</P>
“禀仙师君王,纺棉似纺麻,原本是家中妇女,照顾家庭之余贴补家用,不得已为之。原先的纺织,十来天才能纺织一匹棉布,没有开办纺织工坊的可能性。”</P>
自己差点好心办坏事,只想着推广棉花,全然忘记纺织成本,怪不得只有纺织绢和丝绸的工坊,绢和丝绸的价格,才能够养得起纺织女工。</P>
“这又是谁的功劳?”</P>
“禀仙师君王,周师傅的娘子,还有刘师傅的娘子,从小擅长纺织。来到酒泉后,日夜操劳,琢磨改进纺机的法子;现在纺机改进出来了,人却病倒了。”</P>
怪不得见到两位师傅,都面露忧色,马化宇此番除了请功,更多的是希望本王出手救治。</P>
“叫上周师傅和刘师傅,带本王前去探病。”</P>
自己差点好心办坏事,只想着推广棉花,全然忘记纺织成本,怪不得只有纺织绢和丝绸的工坊,绢和丝绸的价格,才能够养得起纺织女工。</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