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不适合当官第2/2段
他出生潭州高门杨家,虽然流落乡野,但处世圆滑学问又好,名气从花溪县传到了郑阳府,后来又一举拿下案首,同辈学子皆要逊他三分,许多先生常挂在口中第一句话便是,“惜不能为子违师”。</P>
甚至潭州杨家族长亲自来请他们这一支归宗,被杨文礼笑着婉拒了。</P>
但当在院里送离族长之后,他一手牵着杨氏,一手负在身后,仰头看天,罕见的意气风发“高门世家盘踞的再深,根露出来了,就有的是办法让他慢慢腐烂,杨家算什么,我杨文礼自己走的出一条登天路。”</P>
那会杨氏还未出嫁,她的诗书仪礼是兄长一手所教,向来对兄长孺慕不已。</P>
乡试落第,老杨头只以为是自己儿子运道不好,杨氏却明白哥哥心有丘壑,落考不中必然有自己的道理。</P>
她回过神来,心里与兄长所想的一样。</P>
“六郎心思纯善,极重情义,确实不适合在官场上生活。”</P>
赵老四的脸都要挤起来了“当官会送礼就成了,到时我自有家业留给他,还怕没有银钱上下打点吗?”</P>
杨氏气笑道“怎么?这官还没当上呢,他爹就想着他一路高升了。”</P>
杨老四有点讪讪。</P>
杨氏问道“做生意这么简单的事,为何大哥二哥做不好?”</P>
“大哥二哥性子……”他的话戛然而止。</P>
杨氏叹气,“正是如此,六郎不仅性子直,嘴上尤其没个把门,教了这么多年也改不了这破毛病,日后当了官老爷,一不小心就得罪人了,给他下绊子是小事,起歹心害命才是大事。”</P>
“还不如只考个秀才,有个身份行事方便就好,日后远离官场,一辈子健健康康的。”</P>
杨老四起身靠在床头,含糊道“日后再说吧,他要有心想当官老爷,我好好教教他就成。”</P>
杨氏看他心里难受,转而问道。</P>
“铺子的事你跟三嫂说了吗?”</P>
“提了一嘴,到时动工的时候再去找三嫂,最起码都要等七月过后。”他有些打不起精神。</P>
“三嫂想开个小酒楼?”杨氏又问。</P>
“嗯,三哥三嫂银钱都凑齐了,琪宝反应慢,三哥怕她以后嫁人受欺负,想多攒点嫁妆给她安身。”他忍不住又开口。</P>
“我们花溪县许多官老爷也不聪明啊,后来不也升官发财去了吗?”</P>
杨氏想到了近几年大大小小的天灾人祸,轻声道:“怕的不是愚人蠢笨,怕的是聪明人看的太清,这世道不好。”</P>
赵老四晚上又憋着气睡,他早起要去县城,睁眼第一件事就是把赵六郎喊起来读书。</P>
赵六郎昨日睡的晚,被扯起来时眼睛半开,举书四顾心茫然,不知道自己又犯了啥错,难道是他昨天在背后说他爹坏话的时候被听到了?</P>
杨氏一直也没理他,等赵老四一走,才轻轻拍了拍眯着眼睛背书的赵六郎,道“你爹走了,你再回去眯会,眼下都黑了。”</P>
赵六郎差点泪流满面,被她娘一句话暖了一个早上。</P>
赵老三和赵老四一个架着牛车去带赵大朗几个去卖菜蔬,另一个架着驴车去袁家拿酒。</P>
因为知道赵老四会来,袁家一大早就亮起了灯,林寡妇起了身,帮他把酒搬到驴车上。</P>
车上有几个酒坛大小的框,框里垫了好几层稻草,用绳子缠绕固定在车上。</P>
赵老四掏出算盘,“米酒十斤,四百五十文;黄酒十斤,三百五十文;果酒十斤,五百文;清酒十斤,二百五十文;花雕酒十斤,九百文,共二千四百五十文。”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